袁漪琳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北大張丹丹專訪:警惕AI加速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失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張丹丹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大學畢業生的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完全匹配仍是目前中國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一個挑戰。
1天前
就業
關注
北大張丹丹專訪:警惕AI加速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失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張丹丹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大學畢業生的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完全匹配仍是目前中國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一個挑戰。
1天前
世代矛盾
關注
下一代更糟:虛假的世代仇恨是如何產生的?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教授Michael Bruter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指出,若制度不能回應年輕人對錶達與參與的期待,便會激發出挫折感與無力感,加劇社會疏離。
6月25日
下一代更糟:虛假的世代仇恨是如何產生的?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教授Michael Bruter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指出,若制度不能回應年輕人對錶達與參與的期待,便會激發出挫折感與無力感,加劇社會疏離。
6月25日
胡敏:用電缺口與新能源擴張爲何並存?
中國在氣候轉型中有自己的節奏和路徑:製造體系成熟,動員能力強,土地政策和長期規劃提供獨特支撐,制度和經驗很多國家未必有條件照搬。
6月25日
世界經濟論壇
關注
胡敏:用電缺口與新能源擴張爲何並存?
中國在氣候轉型中有自己的節奏和路徑:製造體系成熟,動員能力強,土地政策和長期規劃提供獨特支撐,制度和經驗很多國家未必有條件照搬。
6月25日
世界經濟論壇
關注
專訪世界經濟論壇:實現全球性別平等尚需123年
技術變革和地緣經濟碎片化可能逆轉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趨勢,尤其在中低收入國家,女性在出口行業獲得的正規就業機會面臨貿易收縮風險。當下尤其需要重視貿易環境的變化對性別平等的影響。
6月18日
極端天氣不再是新能源發電的唯一威脅
連續多日無風、寡照或風光同降的天氣,在過去不被認爲是「極端」條件,卻在電力系統大比例接入新能源發電之後給供電帶來了新的挑戰。
6月5日
新能源
關注
極端天氣不再是新能源發電的唯一威脅
連續多日無風、寡照或風光同降的天氣,在過去不被認爲是「極端」條件,卻在電力系統大比例接入新能源發電之後給供電帶來了新的挑戰。
6月5日
氣候變化
關注
「季節錯亂」背後,誰能承受農業防災成本激增?
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生產的最大不確定性不只是「會不會發生災害」,而是「發生災害之後有沒有辦法承擔損失」。
5月16日
會員專享
關注
「季節錯亂」背後,誰能承受農業防災成本激增?
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生產的最大不確定性不只是「會不會發生災害」,而是「發生災害之後有沒有辦法承擔損失」。
5月13日
基建
關注
「中國矽谷」,正在修「綠房子」
綠色建築如何成爲這一股重塑城市天際線的推動力?深圳交出的答案,既在政策和標準的「字裏」,又在一梁一柱的「行間」。
4月22日
AI
關注
AI無法替代教師,但它會如何改變學生的心智?
今天教育的挑戰在於如何讓人在技術驅動的世界中保持人性。其中就包含了人獨特的自我意識、驅動力、思維方式和情感能力。
3月13日
國際教育
關注
找到適合孩子的國際學校,只需五步:專訪宜校創辦人肖經棟
國際教育在每個地方以及每一所學校,都有很大的差異性。這也是國際教育非常有魅力的地方。
3月3日
達沃斯論壇
關注
2035年氣候災害將使企業利潤每年減少7%:專訪世界經濟論壇梁錦慧
在一個競爭加劇且越發強調安全的政治語境中實現「綠色」的成長,是否仍有可能?
1月20日
親子關係
關注
《好東西》,當代育兒理想圖
偏見的背後,除了性別文化之外,問題可能還在於我們的社會對親子關係缺乏更多的想像與實踐,對人的主體性還沒有足夠的尊重和容忍度。
2024年12月17日
留學
關注
海淀精英二代,堅信天賦決定論:專訪社會學學者姜以琳
當貧富差距加劇拉大時,上名校的收益就越發明顯。
2024年11月12日
循環經濟
關注
循環經濟如何面對投資回報率的挑戰?
中國與歐美之間的產業競合有望成爲循環經濟克服成本、技術與政策障礙的助力。
2024年10月30日
供應鏈
關注
歐盟對華「去風險」,新能源合作何以爲繼?
報告稱中歐在追求能源安全和氣候目標上仍有共同的利益,且在乾淨能源合作上有著強大的互補性。
2024年10月23日
氣候變化
關注
一個華北農村的氣候適應實驗
袁漪琳:在一道與災害共存數十年的山溝裏,憂患意識和「氣候韌性」,因地制宜與「氣候適應」被套進了等號兩邊。
2024年8月30日
品牌行銷
關注
品牌全球化,與輸出內卷的區別是什麼?
在巨擘交戰捲起的飛輪之下,出海的產品賣家如何順勢起飛,避免陷入內卷的利潤窪地?專訪飛書深諾的創辦人兼CEO沈晨崗:針對海外用戶塑造的品牌更具備全球競爭力。
2024年7月1日
夏季達佛斯
關注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十大新興技術:科研人工智慧、彈性熱量材料上榜
三到五年內,究竟什麼突破性技術能夠徹底變革網路互聯、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緊迫挑戰,以及推動創新?
2024年6月26日
人工智慧
關注
因果AI:人工智慧必須能夠解釋爲什麼做出某些決策
FT中文網現場報導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佛斯)專題《人工智慧助手能做什麼?》
2024年6月26日
教育
關注
「槓精」現象是因爲學校不教「理性思考」嗎?
專訪教育心理學家琳達•埃爾德:人類社會不傾向於讓學校教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2024年6月13日
氣候變化
關注
首屆上海氣候周發佈2024年十大最值得關注技術
氣候技術的推出契合了時下中國企業的三大挑戰:轉型升級、ESG披露和出海的外部壓力。
2024年5月9日
氣候變化
關注
世界水日:「旱澇保收」增加水利投資壓力
專家稱,全球變暖導致的水循環加速儘管增加了降水量,卻難以形成可以有效利用的水資源。
2024年3月22日
教育
關注
小學老師,給「雙減」託底的人
少子化加劇,師生比上升,「小班課」是否意味著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否緩解家長對教育質量的焦慮?
2024年2月5日
哲學
關注
機器真的會取代人類嗎?專訪中國人民大學王小偉
人與技術的關係來到了需要被重新審視的時刻。技術哲學如何回應這些問題:技術是中立的工具嗎?跟機器比,人的存在何以有意義?
2024年1月8日
2023年度報告
關注
鄉村再無「做題家」,童年何以平等?
劉鵬:過度行政化、高利害關係是導致教師精力流失、教育淪爲篩選、無法育人的兩大障礙,而至少目前這兩大障礙仍看不到鬆動的痕跡。
2023年12月12日
商學院排名
關注
專訪巴黎HEC高等商學院Eloïc Peyrache:商學院應該努力確保中歐之間的競爭保持在商業層面
Eloïc Peyrache: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的競爭有利於創新,商學院可以在制定和協調這些規則中發揮作用。
2023年11月24日
留學
關注
多鄰國力推生成式AI定製在線考試
中國留學英語考試需求維持成長,疫情後線上考試對考生而言仍有吸引力;國內留學呈現年輕化趨勢。
2023年11月7日
英語教育
關注
專訪多鄰國:遊戲化模式能夠實現高效學習嗎?
多鄰國亞太地區市場總監向海納:讓用戶獲得不同於其他平臺的學習體驗,在遊戲化的過程中高效地學習,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讓用戶去持續選擇多鄰國。
2023年10月30日
音訊
關注
當世界變得更熱,一羣年輕人決定用教育拯救自己
氣候變化涉及全球治理,對於個人來說確實「有點不落地」「很高大上」,但它是一個能讓更多的青年人參與國際交流,去理解國際社會的一個機會。
2023年9月27日
光伏
關注
「光伏海」成爲青藏高原上的另一種風光
面對氣候變化下的「不確定性」,能源替代已經成爲一個確定的大方向。青海省的新能源雄心如何探索太陽能的多種開發方法?
2023年9月19日
甲烷
關注
專家:中國需警惕「退煤」增加甲烷減排成本
《煤礦甲烷減排監管路線圖和工具包》旨在幫助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加強對煤礦甲烷排放的監管,以及制定切實有力的支持政策。
2023年8月2日
女權主義
關注
芭比,刺破父權
袁漪琳:看到《芭比》,我們終於可以說,我們確實行將至遠。畢竟「成爲女性」這件事本身實在太讓人著迷了。這就是這抹芭比粉的閃耀能如此經久不衰的原因。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