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

專家:中國需警惕「退煤」增加甲烷減排成本

《煤礦甲烷減排監管路線圖和工具包》旨在幫助監管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加強對煤礦甲烷排放的監管,以及制定切實有力的支持政策。

甲烷正在成爲中美氣候合作的重心。甲烷是全球變暖的第二個主要因素,自工業革命以來,甲烷對全球氣溫上升的貢獻率約爲30%。

一週前,中美氣候對話重啓。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美國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在北京進行會談。克里在行前一場國會聽證會中強調甲烷減排對合作的重要性,同時要減少煤炭發電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佈了《煤礦甲烷減排監管路線圖和工具包》中文版。該機構在今年2月份發佈的《全球甲烷追蹤(Global Methane Tracker)2023》報告中首次納入對煤炭行業甲烷減排的機會與成本分析。該報告估計,2022年能源行業在全球人類活動造成的甲烷排放中貢獻約40%,排放量高達1.35億噸。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作業各造成約4000萬噸的排放和近500萬噸的終端設備洩漏。該報告的中文版由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翻譯完成。

您已閱讀11%(384字),剩餘89%(30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