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光伏

「光伏海」成爲青藏高原上的另一種風光

面對氣候變化下的「不確定性」,能源替代已經成爲一個確定的大方向。青海省的新能源雄心如何探索太陽能的多種開發方法?

汽車駛入塔拉灘——一處位於青藏高原的山間盆地,除了「風吹草低見牛羊」,還能看見成排矗立的風力發電機。青海省海南州展露出成爲新能源發電基地的雄心,利用風光資源和大面積的荒漠化土地資源發展光伏、光熱、水電、風電及配套儲能。根據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2023年8月底數據,新能源裝機達到3117.2千瓦,佔青海電網總裝機比重65.4%,新能源發電佔比46.1%。

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的光伏產業起步於2011年。在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黃河公司)所在的海南州光伏產業園,超過700萬塊光伏板連成一片蔚藍。這也是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最大裝機容量光伏發電園區」。園區內最具亮點的是總裝機143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實證平臺基地」,有148種來自國內外多家企業的光伏主流技術及產品,包括組件、逆變器、支架、儲能設備被投入對比,產出實測數據。主要的組件選型包括天合光能、阿特斯的雙玻組件、晶澳PERC、韓華P型多晶、英利N型單晶、美國N型IBC和N型雙面、松下N型HIT和德國銅銦鎵硒薄膜等。

如何提高發電效率?是一項較爲核心的測試任務。即使在晴天,太陽角度、雲層遮擋等因素都會影響組件的發電量。通過與華為數字能源合作在光伏逆變器中使用AI演算法,發電量可以提高1.5%,因爲AI能根據雲遮擋和雲層的移動計算出支架轉動的最佳角度。

您已閱讀35%(565字),剩餘65%(10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