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有話說

愛國之辯,也需溫和表達

讀者丁力:思想交流並非一錘子買賣,是不斷補充、持續完善的過程。確保言論自由不受侵害的有效方式,是溫和表達。

哈佛女孩許吉如有關安全感的演講近來受到很多關注,本以爲這件事風頭已過,但是今日(8月1日)看到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刊載李江先生的一篇評論,引發了我的很多思考,在這裏想與李江先生以及各位讀者探討。

李江撰文的目的大概是提出了對許吉如演講內容的失望與悲嘆,感慨這位哈佛女孩的很多內容邏輯錯誤且表達花哨。我想表達的觀點並不是直接回應李江的觀點,也不是支持許吉如,只是想站在一個言論表達的立場上對兩位的觀點都做一下評論。

一、言論自由的基礎

您已閱讀7%(215字),剩餘93%(30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