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

中國競選人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戰略目標有深刻見解

劉曉明:某西方政客近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偷竊」智慧財產,不能讓中國「控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這完全是顛倒黑白。

英國《金融時報》2月24日登載了一篇評論文章《Don’t give Beijing contro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group》,文章稱中國不但「偷竊」智慧財產,還企圖「控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這篇文章毫無事實依據。事實上,中國非但沒有控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還爲世界智慧財產保護做出貢獻。

40多年來,中國科技領域投入不斷增加,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中國製造」正向「中國創造」轉變。當前,中國研發投入世界第二,發明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世界第三。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報告,中國是唯一進入排名前20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指責中國「偷竊」是對中國創新成就的污衊。

上述指控導致當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總幹事競選變得政治化,部分成員面臨放棄支持中國競選人王彬穎的壓力。這損害了公平專業競爭原則。王彬穎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工作近30年,擔任副總幹事10年,對該組織戰略目標、組織文化、面臨挑戰和未來發展等有深刻見解,在各候選人中能力最強、威望最高,其領導力和執行能力獲得產權組織各成員國的廣泛認可。中國加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已有30多年,一直參與國際合作,還積極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利用智慧財產尋求發展。中國參加總幹事競選,是爲了能爲世界智慧財產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您已閱讀67%(589字),剩餘33%(2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