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美國應該反思自己的智慧財產保護狀況

福魯哈爾:美國曾經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者,而中國則是其最好的複製者。但二者角色正在發生轉變。

美國曾經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者,而中國則是其最好的複製者。但二者角色正在發生轉變,2020年商業領域的兩件大事就表明了這點,一件是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另一件是谷歌(Google)與無線音響製造商Sonos的糾紛。

對於第一件事,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政府吹噓這是中國作出的一個重大讓步,中國已發誓要加強智慧財產保護。實際上,該協議只是將中國過去兩年已在做出的改革——比如加強法院對智慧財產案件的審判權、讓美國企業更容易拿到損害賠償——重新打包了一下。

美國晶片製造商高通(Qualcomm)之所以能贏得對蘋果(Apple)的涉及多個洲的非必要專利侵權訴訟,部分是因爲它決定在德國和中國提起訴訟,而不是在美國。在這兩個國家比較容易獲得禁制令。中國比美國更快地執行高通的專利權這一事實表明,時代在變化。

您已閱讀20%(368字),剩餘80%(14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