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這幾乎是我喫過的最棒的披薩」

Breadstall會是倫敦下一個大受歡迎的披薩店嗎?

那種帶著酥脆外殼、新鮮番茄醬點綴的關鍵資訊,是以蘇活區(Soho)最經典的八卦方式傳到我耳中的:正當我理髮的時候。那些理髮師總是訊息靈通:新店開張、老店關門、誰和誰在一起、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埃爾米尼奧在爲隔壁椅子的客人服務時說,街上新開了一家名叫Breadstall的披薩店,而且味道很棒。負責給我理髮的菲利佩(順便一提,他也爲喬治•洛卡特利(Giorgio Locatelli)理髮)也表示同意。你絕不能忽視理髮師的推薦,尤其是關於好披薩的。我決定去看看。

披薩行業有其獨特之處。餐廳通常依賴於複雜程度和價格各異的菜單,而披薩則極其簡單——本質上就是在麪包上加點配料。此外,披薩的經濟狀況也較爲脆弱,因爲其產品大多利潤率高但售價低。因此,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銷量。幸運的是,披薩始終有市場。自1965年已故的彼得•布瓦佐(Peter Boizot)創辦披薩馬上諾以來,披薩店一直是英國高街的一道風景線,但現代披薩故事可以說始於2008年,當時Franco Manca在布里克斯頓一座老舊的有頂市場內開業。

那是一個鋪著白色瓷磚、配有粗糙木質座椅的空間,供應同樣粗獷、表面鼓泡起泡的拿坡里風格酸麪糰披薩——這些披薩都是手工製作、單人份的,與通常按片售賣、較大且較薄的紐約風格披薩不同。Franco Manca 首先推出了這種披薩,雖然品控略顯隨意,但拿坡里風格很快主導了英國市場。2012年,披薩朝聖者(Pizza Pilgrims)以其復古豌豆綠的義大利風格內飾加入競爭,2014年,魯迪斯也在曼徹斯特安寇斯(Ancoats)開設了第一家店。魯迪斯最初的裝修風格源於實際需求:聖馬爾扎諾(San Marzano)罐裝番茄和麪粉袋直接堆放在店內,因爲沒有其他儲存空間。這種「作坊風」如今已被複制到近三十家門店,並且還在不斷擴展。新店不斷湧現:比如曼徹斯特的紐約風格內爾斯,西倫敦一家酒吧裏的克里斯普,或赫特福德郡布希的文琴佐,每一家都逐漸積累了忠實顧客。

您已閱讀34%(827字),剩餘66%(15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