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德國
德國醞釀恢復徵兵制

德國國防部長稱,如果志願兵役計劃未能吸引足夠年輕人,德國將恢復徵兵制以擴充其武裝力量。

德國
德國將以超越法國和英國的增速擴大國防開支

檔案顯示,柏林方面計劃到2029年將軍備開支增加70%,達到1620億歐元。未來四年該國核心國防開支佔GDP的比例,將從目前的約2.4%提高至約3.5%。

德國
德國計劃對科技巨擘徵收10%數字稅

擬議的徵稅將影響包括谷歌和Meta在內的公司,此舉可能進一步加劇跨大西洋貿易緊張關係。

默茨稱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不再有正當理由」

德國總理對內塔尼亞胡政府發出迄今最強烈的批評,凸顯柏林對加沙危機的深切不安。

德國
德國總統:川普造成戰後秩序的「時代性斷裂」

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批評美國「背棄」自二戰結束以來支撐歐洲和平的價值觀。

德國反對歐盟爲報復關稅而打擊美國科技巨擘

歐盟準備在與美國談判失敗的情況下采取報復措施,包括可能對數字廣告營收徵稅。包括法國在內的大多數成員國支持這麼做。

德國
德國候任總理默茨爲何誓言「不惜一切代價」加強國防?

袁傑:從民調等情況看,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領導人推出的大幅增加國防開支的計劃,得到了多數德國民衆的支持。

德國
每週時事分析:沒有AfD,德國聯盟黨組閣不容易

曹辛:聯盟黨的挑選對象是有限的,能夠挑選的其他德國政黨的政策理念又和聯盟黨差異很大,結果可能是組成一個不團結、效率不高的聯合政府。

德國
阿富汗籍男子駕車衝入慕尼黑人羣造成30人受傷

警方稱,距離聯邦大選只有一週多的時間,這起發生在巴伐利亞州的襲擊有蓄意之嫌。

每週時事分析:德國選擇黨的政治前景如何?

曹辛:隨著德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愈加惡劣,德國選擇黨的政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德國民衆所認可,其目前的支持率已經穩居第二。

2025年德國經濟會復甦嗎?

袁傑:德國經濟陷入歷史性的複雜危機。要讓德國再次成爲「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尚需時日。下一屆德國政府任重道遠。

德國最大企業女性高階主管比例首次突破25%

這反映了2020年通過的規定上市公司高級管理層中女性強制配額的法律的成功,但德國在這方面仍落後於同類國家。

制裁
德國公司Aiotec涉嫌向伊朗走私化工廠

Aiotec與美國達成1450萬美元的和解協議。先前,該公司欺騙商業夥伴,將澳洲的一個聚丙烯設施拆除並運往伊朗。

德國
德國國防部長爲蕭茲領導社民黨參加大選掃清障礙

鮑里斯•皮斯托瑞斯退出黨內競選,結束了數週來關於他可能取代總理奧拉夫•蕭茲參選的猜測。

德國表示波羅的海電纜被切斷可能屬蓄意破壞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誰該對這項「混合」戰爭策略負責。

德國
德國總理蕭茲執政以來爲何三度出訪印度?

袁傑:德國政府制定「聚焦印度」政策檔案,這與德國去風險和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目標相關,但德企進入印度不是爲了取代中國,而是一種補充。

波蘭
波蘭希望烏克蘭在戰時繼續二戰死難者挖掘工作

波蘭外交部長表示,基輔和柏林應該對華沙的歷史不滿採取行動。

喫了秤砣鐵了心?對德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的分析和展望

成朝庭:這是德國政府一次深思熟慮的行動。既有意識形態訴求,也有地緣政治考量,而且反映了德中關係的結構性變化。

德國
極端政黨在德國東部勝出引發尖銳問題

斯特爾岑穆勒:德國學者近年試圖彌補一項分析「赤字」,讓曾經受輕視的東部地區恢復能動性,但這些學者對問題的性質看法各異。

英德貿易出現「退歐後」復甦

2022年英國降爲德國第11大貿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裏回升到第9位,這對尋求與歐洲重置關係的英國政府來說是可喜的訊息。

德國
德國新《國籍法》面面觀

袁傑:新《國籍法》是「交通燈」政府的一項重要改革,旨在加快入籍速度,使德國更具吸引力,但也引發了爭議。

歐洲年輕人爲什麼變得更保守更仇外?

張冬方:年輕人對執政黨和現有政策感到失望和憤怒,對經濟和生活前景感到渺茫和幻滅,對可能被拋下感到恐懼。

中國同意與歐盟就電動汽車關稅展開談判

正在訪華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柏克對此表示歡迎。德國對歐盟決定提高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持批評態度。

歐洲盃
德國在歐洲盃賽事期間發佈恐襲警告

德國安全官員在該國主辦2024年歐洲盃之際直言ISIS-K「是最危險的組織」,稱該組織支持者已混在烏克蘭難民中潛入西歐。

德國將遣返犯有嚴重罪行的阿富汗人和敘利亞人

經過一系列安全事件後,德國總理蕭茲表示,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的尋求庇護者如果犯下嚴重罪行將被遣返回國。

歐盟
德國帶頭反對歐盟外國影響力法

歐盟計劃對接受歐盟以外資金的組織進行中央登記,但持反對意見的國家認爲此舉與俄羅斯和喬治亞鎮壓異議的措施類似。

德國人均工作時長爭議:德國人其實更懶?

袁傑:研究報告顯示德國人2022年人均工作時長低於英國、希臘和西班牙。對此僱主協會和工會各有不同解讀。然而,經濟告急, 出路何在?

德國通膨反彈給歐洲央行降息前景帶來變數

食品和能源價格強勁使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4月整體通膨率略高於預期,達到2.4%。這削弱了投資者對歐洲央行今年降息力度的信心。

蕭茲第二次訪華,將談些什麼?

司馬兆麟:外界傳言的「中方取消對德國豬肉的進口限制」大機率會成爲此行的成果之一。環保和電動汽車補貼議題上可能也會有成果。

汽車業
德國汽車業爲什麼忽然間有了「勇氣」?

張冬方: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湧入歐洲趨勢下,歐洲汽車業風聲鶴唳,似乎在中國汽車崛起之下,歐洲汽車和德國汽車好像馬上就要謝幕了。

德國
德國Z世代的消費觀和工作觀

袁傑:2022年年底,Z世代佔德國人口的比重爲14.3%,這個被稱爲「數字原住民」的世代正在對德國經濟未來走向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德國
德國政府的《成長機會法案》何時才能爲企業減負?

袁傑:德國「交通燈」政府希望通過《成長機會法案》促進企業發展和提高其競爭力。在野的聯盟黨應以大局爲重,不再阻撓該法案通過。

半導體
新加坡晶片新創公司擬投資32億歐元在義大利建廠

正值歐洲試圖在戰略供應上降低對中國依賴時,近期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新加坡企業Silicon Box,計劃在義大利北部落地建廠,生產用於人工智慧、電動汽車和高效能計算的晶片。

歐洲
德法淪爲如何實施威懾的反面教材

施特爾岑穆勒:德國和法國正在對歐洲一代人以來最大的安全威脅做出拙劣的戰略回應,與此同時烏克蘭的未來岌岌可危。

供應鏈
德國和義大利攪黃歐盟供應鏈法

因爲德國和義大利的反對,要求企業爲其供應鏈中涉嫌侵犯人權的行爲承擔責任的歐盟《供應鏈盡職調查法》未獲通過。

德國回絕馬克宏「向烏克蘭派兵」的提議

德國副總理哈柏克反駁了馬克宏的言論,並敦促法國爲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