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有毒爭論的一切條件都具備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一些被稱爲「永久化學品」的分子會在環境和人體中積聚,對環境和人體都產生危害。這些分子在化妝品、不粘鍋和防水衣物等日常用品中使用廣泛。
去年,世界權威化學組織宣佈將由一個專家組重新審視這些正式名稱爲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化學物質的定義。這一決定引發了一些研究人員的不滿,他們擔心,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進行的這次重新定義,可能會縮小定義範圍,使某些永久化學品逃脫監管。他們抗議說,當前的定義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並且運作良好;而新的舉措在他們看來是出於政治或經濟考量,而非科學考量。
他們的反對意見值得傾聽。在闡述重新定義一種已存在數十年的化學物質類別的理由時,IUPAC意味深長地提到了歐洲的監管制度,並宣稱讓大約9000種PFAS自2026年起面臨可能的禁令,這是「幾乎不可行」的。這樣的說法顯得有些奇怪:我們不清楚,由這家世界頂級化學機構新起草的一個化學上嚴格的定義,爲何應當顧及化學以外的其他因素?
您已閱讀25%(439字),剩餘75%(13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