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

科學
「永久化學品」定義不應受非科學因素干擾

安賈娜•阿胡賈:永久化學品因具有強大的疏油疏水性和抗汙性在商業上非常成功,但這一點不應影響權威化學機構對該類物質的定義。

英國大學核心理科課程減少,引發對產業戰略的擔憂

在過去5年中,化學課程減少了四分之一,生物科學課程減少了15%。

科學
AI機器人利用火星隕石研製出新型製氧催化劑

中國科學家進行的實驗爲火星任務和行星殖民的可行性帶來了希望。

科學
元素週期表與地緣政治

阿胡賈:就連對新化學元素的尋找也感受到地緣政治之風的寒意。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使得原本相互合作的俄美德日研究機構開始單幹。

科學
葛拉斯哥大學旗下企業籌資打造「數位化化學」

葛拉斯哥大學企業Chemify的技術旨在消除在實驗室中生產分子的瓶頸。

教育
不學元素週期表的孩子如何能理解世界?

阿胡賈:印度教育當局已經確認,元素週期表和演化論的內容將從一些學校教科書中刪除。這是個錯誤。

三位科學家因「點擊化學」分享諾貝兒化學獎

美國和丹麥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22年諾貝兒化學獎,以表彰其對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的貢獻,其中81歲的沙普利斯是第二次獲得這一殊榮。

兩名女科學家分享諾貝兒化學獎

法國的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的珍妮弗•道德納獲得2020年諾貝兒化學獎,以表彰她們開發CRISPR「基因剪刀」的開拓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