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時間好像過得格外快,一晃就到了年末。其實何止是今年,這幾年在上海感覺日子都過得飛快,快到很多記憶來不及消化就又有了新的話題出現。三年前的年末電影《愛情神話》上映,翻翻網路才確定,時間是在那一年的平安夜,在那個聖誕新年檔期,它成了院線的最大贏家。
那時上海好像處處都在討論,電影裏的上海是不是上海。三年後,這部影片還會被津津樂道:每每提起上海這個話題,《愛情神話》是常會被用來舉例說明的。不管是褒獎還是貶低,不管是贊同還是否定,它總是能說明一些現象和觀念。是的,很多時候,上海不只是地域概念,也是一種現象和觀念。
這個年末,電影《好東西》上映,同樣的導演,同樣的故事背景,同樣的熱議話題。但這次電影裏的上海,它是不是「真的上海」?從影片上映的第一天,就有朋友來問我的意見,也許因爲我是大家印象中的上海人,也許是因爲我一直在寫和上海有關的話題。所以當我自己走進影院的時候,最想關心的也是這個問題,想看看影片中描繪的上海到底如何,至於是不是很好展示了女性視角,倒是被放在了後面。
您已閱讀13%(436字),剩餘87%(30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