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

尋味在北方

範庭略:從黃驊的海鮮到瀋陽的「過年菜」,走馬觀花的旅途中,品嚐的不僅是風味和手藝,也能領略到不同的人們所相信的生活。

清早坐車去虹橋機場的時候,的確沒有想到過北方平原的一場暴雨,會讓本來上午十點鐘起飛的班機延遲到下午一點纔開始滑行。因爲和朋友去幾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城市看項目,甚至在出發的時候想起了兩個自己以前看過的遊記:一本是說一個美國人用兩百年前的旅遊地圖去歐洲旅行的故事;另外一個是《紐約時報》的「城市36小時」系列專題,那種在一個城市呆上三天的節奏,好像很符合當下的走馬觀花。

這次我要去的城市應該很少會出現在各種遊記上面,河北的黃驊、唐山,以及遼寧的盤錦。在我開始回憶過去一週的緊湊行程的時候,我覺得應該用飲食作爲一種記憶的隔斷,來記錄一下我的這次北方之旅。雖然談不上美食之旅,但是當下的確讓我產生了一種對於北方生活的味覺回憶。

在大城市呆久了就會變得對於很多普通城市產生好奇,但是在各種常用的旅遊app都沒有更多的介紹的時候,我心裏甚至會產生一種依靠常識的平庸。就好像我們在黃驊想找一家餐廳的時候,大眾點評的各種榜單對於這樣的地級市都會顯得非常的蒼白。從天津機場叫了滴滴,坐了一個多小時來到了這個很有上個世紀城市規劃風格的渤海灣新城。安頓下來之後已經是暮色蒼茫,同行的當地朋友就拉上我們去了當地的美食街。路上沒有什麼車,街道很寬敞,對於我們以前想像的城市夜生活而言,這座華北的城市入夜之後就變得非常安靜。

您已閱讀9%(546字),剩餘91%(55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