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David Brooks在他的著作《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n:The Quest for a Moral Life)中,提出過「第二座山」的概念。他認爲,人生要爬兩座山,第一座山是「自我」之山,人們基於外界的看法所希望實現的自我;第二座山是「忘我」之山,爲了某個內在的使命,人們甘願默默地奉獻。他將此稱爲人的「雙峯模式」。開始思考「第二座山」的階段,大多始於中年,往往是人們開始從世俗意義的山峯走向山谷之後,發現世俗的成就已經逐漸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
陳路齊在今年上半年賣掉了在北京的房子,7月份他正式辭去了先前在上海的工作,舉家搬遷來到蘇州,在新的城市開啓生活。
5月份,他在中介掛牌了自己在北京唯一一處房產,時值北京房市仍在下行區間,但他沒有猶豫,以當時該小區近乎最低的價格迅速處理掉了這一佔比最大的資產,同時也卸掉了迄今人生最大一筆負債。他給我算了算賬,加上交易成本,還有這麼多年的利息成本,最後還虧了大概二三十萬。除去賬面上的數字,對於很多人來說,買一套房子也是精神層面的消費,因爲這意味著重要的安定感。
您已閱讀10%(472字),剩餘90%(44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