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斯洛沃熱•齊澤克

齊澤克:「新自由主義」走向終結時的反思與重構

張璐詩:這位75歲的哲學界「不羈巨星」,以戲謔幽默的方式,分享自己對於政治現實和流行文化的批判與觀察。

本週,斯洛維尼亞哲學家斯洛沃熱•齊澤克作客倫敦巴比肯中心。這位75歲的哲學界「不羈巨星」近年在英國頻繁露面,每一次活動的門票都很快售罄。當晚,齊澤克穿梭於哲學、政治、意識形態、文學和荒誕幽默之間,用其一貫滔滔不絕的戲謔風格,結合拉岡、黑格爾、尼采等理論展開批判與觀察,解構人們習以爲常的政治現實和流行文化。

齊澤克的一個慣用方式是將看似毫無關聯的人物和歷史事件,通過一種深層結構的方式聯繫起來,從而揭示意識形態的奇妙「變體」。這次他一上臺就開談量子力學,他表示量子理論的迷人之處在於其「開放性」和「可計算的機率」,重要的不僅是事件發生的偶然性,而是這種偶然後來如何被解釋爲「它原本就該如此」,這是一種回溯性地構建必然性的機制

在黑格爾的「歷史必然性」世界觀裏,「第一次出現時是悲劇,第二次出現是鬧劇」。齊澤克舉了凱撒和拿破崙爲例:事件在第一次發生時可能是偶然的,但在重複中才變成了「必然」。比如凱撒的死並沒有結束他,反而讓他變成了一個象徵;拿破崙第一次失敗可能只是戰術錯誤,但第二次失敗就暴露出歷史大趨勢的轉向。至於川普:「如果他第一次贏得選舉是『偶然』,但當他第二次贏得選舉,那就是『結構性趨勢』的體現,不可再輕視爲突發事件。」

您已閱讀19%(515字),剩餘81%(22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過路詩篇

張璐詩(Lucy Cheung),常駐倫敦資深媒體人,職業音樂人,旅居北京、希臘多年。專注音樂產業、文藝思潮與美食文化,視野遍及全球。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