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詩 Lucy Cheung文章檔案

旅行
遠離高溫警報區:在英格蘭北方尋找避暑之地

張璐詩:在狂野的北海和披滿石楠花的荒原之間行馳,風帶著海鹽和泥土的味道,沒什麼比得過大自然的鎮靜之力。
19小時前

遠離高溫警報區:在英格蘭北方尋找避暑之地

張璐詩:在狂野的北海和披滿石楠花的荒原之間行馳,風帶著海鹽和泥土的味道,沒什麼比得過大自然的鎮靜之力。
22小時前

在日內瓦體驗美食的精度

張璐詩:主廚奧利維耶說,他去市場買雞蛋,農夫會講解蛋殼的厚度差別,並會特意爲他選出不大不小、剛好50克重的雞蛋。他覺得這種精度「很瑞士」。
6月27日

日內瓦
在日內瓦體驗美食的精度

張璐詩:主廚奧利維耶說,他去市場買雞蛋,農夫會講解蛋殼的厚度差別,並會特意爲他選出不大不小、剛好50克重的雞蛋。他覺得這種精度「很瑞士」。
6月27日

戲劇
哈姆雷特向盜賊致敬:莎翁與搖滾的黑暗合奏

張璐詩:這部將莎翁經典和搖滾專輯結合的新式戲劇始終籠罩在羣鴉壓頂般的陰暗裏,觀劇的人們彷佛在音樂與文字的裂縫中直墜而下。
6月20日

一位諜戰小說家筆下的「焦慮時代」與「灰色英雄」

張璐詩:弗雷德裏克•福賽斯的小說《豺狼的日子》講述的是冷戰時期的故事,但其所探討的核心議題從未真正退出歷史舞臺。
6月13日

文學
一位諜戰小說家筆下的「焦慮時代」與「灰色英雄」

張璐詩:弗雷德裏克•福賽斯的小說《豺狼的日子》講述的是冷戰時期的故事,但其所探討的核心議題從未真正退出歷史舞臺。
6月13日

薩丁尼亞島的碧海、老牆與山風

張璐詩:昔日貧瘠偏遠的村落,已經逐步轉型爲各國遊客的打卡地。但不遠處依然狂野的山似乎像是在提醒,歷史的脈絡並沒有因爲經濟的劇烈變遷而完全消逝。
6月6日

旅行
薩丁尼亞島的碧海、老牆與山風

張璐詩:昔日貧瘠偏遠的村落,已經逐步轉型爲各國遊客的打卡地。但不遠處依然狂野的山似乎像是在提醒,歷史的脈絡並沒有因爲經濟的劇烈變遷而完全消逝。
6月6日

「陌生人之島」

張璐詩:英國首相就移民問題發表的言論,觸動了一種深層的不安。社會凝聚力所面對的危機,又一次被簡化爲外來者引發的「文化衝突」。
5月30日

英國
「陌生人之島」

張璐詩:英國首相就移民問題發表的言論,觸動了一種深層的不安。社會凝聚力所面對的危機,又一次被簡化爲外來者引發的「文化衝突」。
5月29日

重複與靜默的極限實驗:看阿布拉莫維奇自尋《煩惱》

張璐詩:先鋒行爲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與鋼琴家伊高爾•列維特合作,在倫敦展開了一場長達16小時、挑戰身體與精神耐力的極限演出。
5月16日

重複與靜默的極限實驗:看阿布拉莫維奇自尋《煩惱》

張璐詩:先鋒行爲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與鋼琴家伊高爾•列維特合作,在倫敦展開了一場長達16小時、挑戰身體與精神耐力的極限演出。
5月16日

英國
「歐洲勝利日」:英國的迴響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戰事宣告全面結束。80年後,英國在全國範圍內隆重紀念這一「勝利日」。
5月9日

美食
海德公園邊上的古英國美食考

張璐詩:我們看著「Meat Fruit」一頭霧水,主廚註明,這道直譯過來叫「肉果」的菜式,淵源可追溯到13至15世紀,主要材料其實是雞肝。
4月29日

電影
《王者歸來》:史詩英雄的凡人歸途

張璐詩:影片中的奧德修斯褪下了「史詩英雄」的外衣,他需要面對有關身份和責任的恐懼,也要反思戰爭與殺戮帶來的不安。
4月24日

齊澤克:「新自由主義」走向終結時的反思與重構

張璐詩:這位75歲的哲學界「不羈巨星」,以戲謔幽默的方式,分享自己對於政治現實和流行文化的批判與觀察。
4月18日

文學
2025國際布克小說獎評審主席:文學是混亂世界的逃生艙

2025年國際布克小說獎最終提名名單出爐,對於入圍的五本小說和一本短篇小說集,馬克斯•波特表示,它們就如同爲混亂世界所準備的六個逃生艙。
4月11日

美食
拜訪英格蘭鋒芒小廚

張璐詩:嘗過法國廚師用小牛內臟做的一道當地菜之後,混合醬汁的黏稠口感令我一時十分想念英國小廚清新利落的手筆。
4月3日

文化
當歐洲藝術家開始「杯葛」美國

張璐詩:川普政府的激進政策,尤其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調整以及對極右翼勢力的支持,使得許多歐洲藝術家不再視美國爲共享核心價值觀的盟友。
3月27日

旅行
在古堡莊園春遊

張璐詩:我們從倫敦乘火車南下,一路來到法國西南的鄉野地區夏朗德,在這片向來屬於牧羊人、農民和獵人的土地上短暫避世。
3月21日

《無事生非》:看「抖森」在莎翁的舞臺上尬舞

張璐詩:古典劇場的屋樑下懸著閃耀的燈球,眼前這版世俗化的莎劇剝去學術外衣,讓人想到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劇本就是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
3月7日

美國
川普接管甘迺迪中心引發的波瀾

張璐詩:接管並整頓甘迺迪藝術中心,所彰顯的並非是川普針對文化個案的態度,而是他重塑美國文化認同的長期決心。
2月27日

文學
英倫傳統出版業能否突圍經濟週期?

張璐詩:當黑膠唱片市場因消費者的情懷和體驗而復甦,實體出版市場能否同樣迎來回暖之日?
2月21日

珍•奧斯丁時代的愛情:關於情感的浪漫與角逐

張璐詩:在她筆下,能讀到情感與門第、浪漫與算計的彼此交織,由此呈現的嬉笑怒罵和人情冷暖,時至今日仍然被咀嚼和品味著。
2月14日

建築
感受理查德•羅傑斯的倫敦建築遺作

張璐詩:逐層走上樓,可以見到來自法國、西班牙以及華人設計師所呈現的各具底蘊的室內設計,這個「文化熔爐」建築小世界,頗像當下倫敦的城市縮影。
2月7日

一歲一枯榮

張璐詩:年關在即,內心又會細數枯榮。在異鄉走過年復一年的寒與暖,有些溫情依然無法取代,有些鑼鼓依然振奮人心。
1月24日

旅行
英國莊園裏的二戰祕史:用鍋碗瓢盆換戰鬥機

張璐詩:比弗布魯克莊園見證了一個國家在戰爭時期所面對的「至暗時刻」,同時也記錄了一位大亨長袖善舞的人生冒險。
1月17日

我的英國「黑暗料理」探索之旅

張璐詩:關於食物的風味,名聲不佳的地方特色哪裏都有,文化差異也總是存在,但如果不止步於此,總會有表面印象之外的發現。
1月10日

英國
英國政府的新年:「蜜月期」結束,「爛攤子」沒完

張璐詩:大餐喫過、禮物拆完,艱鉅的現實問題又回到了人們的生活裏。
1月2日

電影
《真正的痛苦》:當過客凝望歷史

張璐詩:影片從遊客視角出發,通過一趟尋根與和解之旅,探究一個問題:該如何去面對壓抑的悲傷和未解決的痛苦?
2024年12月19日

城市
冬至前的漫遊和習俗

張璐詩:聖誕季的燈火,瑣碎的賬單,異鄉的習俗,還有帶著鄉情的味道和絮叨,共同交織組成了這個冬天的冷與暖。
2024年12月13日

美食
曼徹斯特的尋食與漫談

張璐詩:從這家新銳餐廳的各種細節裏,不難發現深藏在這座老城中的底氣與活力。
2024年12月6日

爵士樂
倫敦爵士樂現場:瑣碎的嘮嗑與飛揚的織錦

張璐詩:不少人會把爵士樂等同於「小資情懷」,但在倫敦的演出現場,爵士樂展現的氣質是帶著多重樣貌的。
2024年11月29日

對話2024布克獎得主薩曼莎•哈維:書寫太空旅途中的「鄉愁」

張璐詩:小說《軌道》通過太空人的視角,寫出了太空旅行的瑰麗,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近似鄉愁的感情:距離地球最遠時,卻最感到是地球的一份子。
2024年11月21日

對話「精品酒店」先行者Ian Schrager:在「仇富」時代,奢華的概念已經改變

EDITION酒店創辦者Schrager認爲未來只會存在兩種酒店,多數會走「平民奢華」路線,剩下的1%是傳統貴族酒店,「什麼都昂貴,可望不可及。」
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