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2025國際布克小說獎評審主席:文學是混亂世界的逃生艙

2025年國際布克小說獎最終提名名單出爐,對於入圍的五本小說和一本短篇小說集,馬克斯•波特表示,它們就如同爲混亂世界所準備的六個逃生艙。
馬克斯•波特(Max Porter),2025國際布克小說獎評審會主席

英國最重要的翻譯文學獎項--2025國際布克小說獎(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本週公佈最終提名作品,包括五本小說和一本短篇小說集。本屆評獎委員會主席、小說家(代表作《悲傷長了翅膀》)馬克斯•波特(Max Porter)在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提及:衆多參選作品都觸及到了共同主題:人類當下的生存困境與未來挑戰、全球遷徙與社會包容,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他希望讀者能將這些入圍書籍視作「暫時逃離現實困境的避風港」。

在今年獎項的最終入圍名單中,不少作品體現了厚積薄發的創作。丹麥作家索爾維•巴勒(Solvej Balle)的《量度時間》(On the Calculation of Volume)最早構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書中哲學性地探討了時間、重複、孤獨和人類存在的意義,前兩年曾獲過北厄文學大獎。義大利作家文森佐•拉特羅尼科(Vincenzo Latronico)的《完美》(Perfection)也是經過多年的寫作嘗試,憑藉其對空虛現代生活的犀利諷刺,先前已獲得各大英國藝術媒體的推薦。法國作家安妮•塞爾(Anne Serre)的《豹紋帽》(A Leopard-Skin Hat)在作者妹妹去世後六個月內完成,展現的是對生命脆弱性的深層理解。巴努•穆什塔克(Banu Mushtaq)的《心燈》(Heart Lamp),描繪了南印度穆斯林女性的困境。川上弘美(Hiromi Kawakami)作品《老師的提包》(英文版標題爲「Strange Weather in Tokyo」)在十年前已曾入圍英國《獨立報》的外國小說獎。文森特•德勒克瓦(Vincent Delecroix)的《小船》(Small Boat)基於2021年英吉利海峽沉船事件,提出了關於全球移民與責任的思考。巴勒、拉特羅尼科和德勒克瓦這三位作家的作品,此次是首度進入英語市場。

最終提名作品公佈之前,評審會主席馬克斯•波特回顧了他在過去半年閱讀154本參選小說的過程,並將由翻譯家、流行音樂人、電影製作人、出版人和作家組成的評委會比作「超級英雄組合」,指出每位評審都帶來了獨特的能力與視角。5月20日,國際布克小說獎優勝作品將於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公佈。

您已閱讀15%(925字),剩餘85%(50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