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光就是這樣照進來的」:探訪英國鄉野小鎮的哲學節

張璐詩:「How the Light Gets In」舉辦至今已有13年。它的創辦者認爲,哲學不是玄學,應少點裝腔作勢。同時他也相信,強化公共性,並不等同於將議題膚淺化。

十多年前,來自英國布里斯托的哲學家希拉里•羅森(Hilary Lawson)爲了避開城市生活的干擾,專程到位於英格蘭與威爾斯交界處的小鎮海伊(Hay-on-Wye)的山林中生活了一段時間,專心寫作。今天,他創辦的思想哲學節「光就是這樣進來的」(How the Light Gets In)在海伊已辦到了第十三個年頭。

小鎮海伊是一個以森林和鄉野與城市分隔開的「別處」。哲學節的命名來自已故民謠歌手列奧納多•科恩的一句歌詞「萬物皆有縫隙/光就是這麼進來的」(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走入今年在疫情後全面恢復的哲學節,見到大小帳篷內的多個論壇和演講現場坐滿觀衆,就不難理解希拉里所說的「人人都是哲學家」:在世間生而爲人,隨時都會碰到對世界和生活的提問。「這(對生活的提問)原本就是我們生存的核心需求,可是當這方面的討論變成了純技術層面的話題,哲學的方向就走錯了。」希拉里創辦哲學節的初衷,就是希望將這個趨勢扳回來一些,並重新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探討人類的思想活動。

您已閱讀20%(477字),剩餘80%(18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