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一位俄羅斯指揮家權力的削弱

張璐詩:瓦列裏•捷傑耶夫這位全球著名的指揮家,在俄烏開戰之後,卻一夜間從西方樂界的金字塔上跌落。

瓦列裏•捷傑耶夫(Valery Gergiev),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響樂與歌劇指揮家之一,數十年來持續將來自聖彼得堡學派的樂感與功力傳播到各國舞臺。這些年來,我無論走到歐洲哪個音樂節,都很難找到一個不出現「Gergiev」名字的節目單。這樣一位全球著名的指揮家,在俄烏開戰後,卻一夜間從西方樂界的金字塔上跌落。在過去一週,慕尼黑愛樂、紐約卡內基大廳、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等機構接連對捷傑耶夫做出杯葛決定,對於這位從1988年就上任俄羅斯國立馬林斯基劇院總監至今的指揮家來說,一個西方陣營的聯合站隊已經形成。

我對捷傑耶夫做的惟一一次專訪是在2005年的中山公園音樂堂舞臺上。當時他帶領「世界和平交響樂團」(World Orchestra for Peace),在倫敦、柏林、莫斯科亮相後,巡演最終一站是北京。巡演以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爲主題,時任聯合國祕書長的安南是當年那次巡演的榮譽贊助人。他對我說「古典音樂尤其能感化人類」,又表示當時的巡演是「加建全世界的和平工程」。那時捷傑耶夫正要上任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他對我說倫敦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是自己最喜歡的樂團。然而早在他2007年上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之前,英國媒體已質疑過他與普丁密切關係對藝術界的影響。2013年以來,捷傑耶夫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卡內基大廳登臺就屢次遭受抗議,理由是他對普丁的反同性戀法案表示支持。

捷傑耶夫至今沒有任何關於俄烏戰爭的聲明,他以前也不止一次說過自己是音樂界人士,無意參與政治。但他被緊抓不放的是2012年公開支持普丁第三次擔任俄羅斯總統,以及2007年接受俄羅斯政府全資興建馬林斯基音樂廳。馬林斯基劇院一直以來被西方視爲普丁政府的文藝宣傳部。這一點來自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方差異:西方各國,音樂廳、劇院等建築都極少由政府全資興建。西方媒體向來提及「國有」機構,同時暗示的是其背後的政府之力。此外,在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時,一封由俄藝術家簽署的公開信表達對此行動的支持,信中籤名赫然有捷傑耶夫的名字。不過,捷傑耶夫在2015年上任慕尼黑愛樂首席指揮時,曾表示自己並沒有在公開信上簽名,而只是與當時俄羅斯文化部長麥金斯基通過一次電話,後者呼籲俄羅斯藝術家在公開信上簽名。兩年後,烏克蘭文化部還是對捷傑耶夫做了封殺決定。

您已閱讀20%(971字),剩餘80%(37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