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汽車業
一位歐洲比亞迪銷售眼中的比亞迪

張冬方:即使中國自主品牌在歐洲進行本地化生產,「比亞迪被當作歐洲製造商來看待」的圖景不會輕易發生,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

品牌
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道路

走出去開拓新市場的中國企業數量在過去一年半里顯著增加,投在社群媒體平臺和AI上的錢有助於它們在海外快速擴張。

比亞迪
比亞迪將電動汽車價格戰帶到歐洲小型車市場

由於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在歐洲的降價空間更爲有限,但中國車還可以憑藉品質和軟體來吸引歐洲消費者。

供應鏈
中國車企承諾及時向供應商付款

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十來家車企承諾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知情人士稱,監管部門在一個閉門會議上警告了大型車企的代表。

比亞迪計劃向日本價值180億美元的「憨豆先生」微型車市場發起電動車攻勢

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明年推出的「Kei車」被視爲中國的「黑船」時刻。

比亞迪
比亞迪的激進攻勢正在重塑電動汽車定價「底線」

Yoon:以低價來換市場份額與未來定價權的策略,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中早有先例可循,比亞迪正以同樣的方式改寫全球電動汽車競爭格局。

比亞迪降價促銷引發價格戰擔憂

電動汽車領導者宣佈對旗下車型進行新一輪降價,引發中國電動車企股價集體下跌。

比亞迪
當比亞迪不掩飾成爲世界級汽車企業的野心

張冬方:4月比亞迪在歐純電動車首次在註冊量上超越了特斯拉。這是歐洲汽車市場的分水嶺時刻。

汽車業
比亞迪的歐洲攻勢見效了嗎?

張冬方:比亞迪在奧地利市場再得意,也無法彌補它在德國市場的缺憾。

比亞迪
比亞迪在歐洲電動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

比亞迪大舉向歐洲擴張的同時,由於產品組合老化以及馬斯克干預歐洲政治遭遇強烈反彈,特斯拉的銷量出現下滑。

吸取前車之鑑,中國企業再掀「出海潮」

與10多年前那波由債務驅動的海外收購狂潮不同,新一代中國企業有更成熟的對外投資策略,關注投資回報和品牌建設。

中國車企避免高調宣傳自動駕駛

小米SU7撞車事故促使行業監管機構介入,在上海車展前警告企業不要誇大宣傳輔助駕駛功能。

中國寧德時代稱其電池充電速度已經超越比亞迪

寧德時代聲稱,新款旗艦電池續航里程可達520公里,而比亞迪的續航里程爲470公里。

川普給比亞迪送上大禮

Yoon:缺席美國市場一度被視爲比亞迪的一個弱點,但現在它卻變成了一項戰略資產。

中企在歐投資遭審視的背後

張冬方:雖說美國對歐政策不會決定歐盟對華政策,但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後者。

中國汽車大戰爲什麼這麼「卷」

中國最大的十家電動汽車製造商佔據八成市場份額,爲了取得競爭優勢,各家都在快速充電和自動駕駛系統等新功能上發力。

特斯拉與比亞迪命運迥異,格羅方德尋求合併

2025年的開局對比亞迪和特斯拉來說截然不同。

比亞迪
在歐洲逆風前行的比亞迪

張冬方:中國車企只有在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大本營有所推進,纔算得上在歐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比亞迪
比亞迪首季汽車銷量飆升58%

比亞迪在第一季度交付986098輛乘用車,其中416388輛爲純電動汽車。與此同時,特斯拉在歐洲遭遇需求持續下降。

FT社評:美國汽車關稅助力中國電動汽車一路領先

美國的關稅可能會使西方汽車製造商進一步落後於比亞迪等中國車企。就在中國推出更實惠的產品和更先進的電動汽車技術時,它們的售價卻在被不斷推高。

比亞迪
歐盟對比亞迪匈牙利工廠展開補貼調查

在歐爾班爲匈牙利吸引大量中國投資的背景下,歐盟委員會就比亞迪在匈牙利的電動汽車工廠是否獲得中國政府補貼啓動了調查。

比亞迪
比亞迪的「5分鐘閃充」:留給競爭對手的時間不多了?

比亞迪繼推出「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後再次震撼全球汽車業,推出兆瓦閃充「超級e平臺」,使全球汽車製造商面臨的競爭壓力大幅上升。

比亞迪
中國推遲批准比亞迪在墨西哥建廠

中國政府擔心比亞迪的關鍵智慧汽車技術可能跨境洩露到美國。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動態也使比亞迪面臨的形勢更具挑戰性。

比亞迪
宣佈充電像加油一樣快,比亞迪股價創新高

這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宣佈,其用於自有電池的新充電系統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約470公里。

比亞迪
比亞迪H股配售融資56億美元 提速出海進程

這是過去四年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一筆售股,也是全球汽車行業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股權再融資。

比亞迪
比亞迪承諾與特斯拉合作對抗燃油汽車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表示,中國對待外國企業比西方國家「更加開放」。

籠罩在「奴役」勞工醜聞陰影下的巴西城市

卡馬薩里爆出的虐待勞工醜聞給比亞迪在巴西建廠的計劃蒙上陰影。該公司在巴西承諾做出改進,在中國國內卻指責境外勢力抹黑中國品牌。

比亞迪
比亞迪的戰略轉變將衝擊全球汽車製造商

比亞迪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作爲標準配置,不收取額外費用,這將會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

您應該購買哪款中國電動汽車?

我們來看看那些即將撼動西方汽車市場的汽車。

比亞迪
比亞迪發佈「天神之眼」自動駕駛系統

比亞迪所有車型都將搭載這套自研的先進自動駕駛系統,這意味著其售價7萬元人民幣的車型也將具備通常只見於高階車款的功能。

市場疲軟能否解釋中國汽車品牌在德銷量下滑?

張冬方:在德國電動汽車市場蛋糕縮小的情況下,中國汽車品牌離德國消費者最終認識到中國電動汽車性價比更高,還有很遠的距離。

汽車業
大眾的「不得不服」,特斯拉和比亞迪的「水土不服」

張冬方:無論特斯拉還是比亞迪,「水土不服」的問題,用「入鄉隨俗」的方式來解決就好了。

一些中國新能源企業已有經驗應對出海「勞工風波」

蔣亦凡:比亞迪在巴西捲入勞工風波,宣佈對侵犯人權和勞動法的行爲零容忍。討論這起事件及其應對措施,有助於爲更多出海企業照亮前路。

汽車業
比亞迪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創紀錄

國內車市競爭持續激烈,分析人士稱,大公司正在佔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多數規模較小的集團將陷入掙扎。

汽車業
比亞迪的委屈和應得

劉遠舉:一邊宣揚國產、自主,一邊高價、低質,對供應商講市場無情,對消費者講國產情懷,這都是行不通的。

比亞迪
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能否撫慰歐洲在電動化上的遲疑情緒?

張冬方:油電混動車在歐洲市場的突出表現,折射了該市場在油轉電上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