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正在重塑全球市場,擴大它們在國際消費者中的影響力——即便美國的關稅將在接下來一年裏造成不確定性。
比亞迪(BYD)在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已經超過特斯拉(Tesla);巴西市場上銷售的純電動汽車中,十輛中有七輛是比亞迪。作爲全球第三大的手機製造商,小米(Xiaomi)把自己的品牌標識印在了從手提箱到智慧洗衣機等各式各樣的產品上,如今,其計劃出口的產品清單上又新增了電動汽車。Labubu玩偶作爲今年的必備手袋配飾,也是從中國出口的,由泡泡瑪特(Pop Mart)出品,這家公司近4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以外。
根據專注於亞太品牌的廣告公司,探尋國際銷路、進入新市場的中國企業數量在過去一年半來顯著增加。「許多公司尋求在海外實現成長——畢竟中國是個競爭極其激烈、成長已然放慢的市場——使得(海外擴張趨勢)大爲加快,」奧美(Ogilvy)亞洲和大中華區執行長、WPP中國總裁韋棠夢(Chris Reitermann)表示。
您已閱讀20%(411字),剩餘80%(16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