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

品牌
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道路

走出去開拓新市場的中國企業數量在過去一年半里顯著增加,投在社群媒體平臺和AI上的錢有助於它們在海外快速擴張。

瑞銀
瑞銀擬向北京國資出售瑞信在華證券部門

知情人士稱,瑞銀將保留瑞信證券(中國)少數股權。作爲交易的第二步,瑞銀將尋求收購北京國資在瑞銀證券所持33%股份。

螞蟻集團在沒有馬雲的情況下開始全球擴張

螞蟻集團收購瑞士信貸中國證券部門,使其在中國政府整頓科技行業後的成長成爲焦點。

中國監管機構完成對螞蟻集團整改行動,對其罰款10億美元

作爲政府嚴格監管金融科技公司的一部分,騰訊也受到處罰。

詠竹坊
傳京東科技年底上市 螞蟻集團將迎好訊息?

有訊息稱,中證監最近再次審查京東科技的上市申請,有機會年底放行,市場猜測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距離重啓上市也不遠。

螞蟻集團推進縮小版增資計劃

這是螞蟻集團取消IPO後的又一個重組動作,由剝離其信貸業務而成立起來的消費金融子公司此次將增資105億元人民幣。

馬雲還能繼續影響阿里巴巴的股價嗎?

隨著馬雲退出螞蟻集團,這位中國億萬富翁現身引發的股價上漲將變得不那麼頻繁。

信達放棄入股 螞蟻集團重組受挫

中國信達原定投資60億元人民幣以換取螞蟻集團貸款業務20%的股權,但它上週宣佈,在經過「審慎考慮」後,決定退出這筆交易。

支付寶
支付寶面臨分拆 或成立獨立貸款應用

知情人士透露,監管層希望將花唄和借唄從支付寶拆分出來,成立一個獨立應用,同時將用戶數據交給一家部分國有的新徵信公司。

IPO
中國科技公司IPO募資總額大幅下滑

隨著中國監管機構擴大對科技行業的整治行動,第二季度中國科技集團的上市募資總額僅爲60億美元,比首季下降近三分之二。

螞蟻集團獲批開業新消費金融公司

這是螞蟻集團4月同意一項整改協議後,與北京方面的緊張關係緩解的首個具體跡象。該公司將成爲螞蟻集團重組後的貸款業務的核心。

科技股
中國科技板塊發生了什麼?

陳敏蘭:由於擔憂新法規遏制科技行業成長,投資者對該行業避而遠之。但隨著估值下降且不確定性消退,長線佈局於科技行業的良好時機逐漸浮現。

中國監管機構要求金融科技公司「整改」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對騰訊、字節跳動等13家中國科技公司進行約談,凸顯出金融監管壓力正蔓延至螞蟻集團之外的企業。

中國央行與螞蟻集團爭奪數據控制權

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希望螞蟻集團將其最寶貴的資產之一——數據——移交給一家新設立的由政府控制的信用評分公司。

餘額寶
餘額寶規模縮水至4年來最低水準

螞蟻集團鼓勵用戶將資金轉到平臺上其他公司利率更高的基金,而在近日出爐的整改方案中,該集團被要求「主動壓降」餘額寶規模。

中國央行公佈螞蟻集團「整改方案」

這家中國金融科技巨擘必須「斷開」其支付平臺與金融產品之間的「不當連接」。此舉將迫使該集團迴歸行動支付的本根。

螞蟻集團尋求重振估值

螞蟻集團正要求從在線支付手續費中獲得更高分成,此舉將損害銀行利益,但有助於修補螞蟻集團受損的估值。

馬雲
馬雲專機記錄顯示他並未「出局」

自螞蟻IPO被叫停以來,馬雲只公開露面過一次。但其私人飛機的飛行記錄顯示,這位億萬富翁雖消停了不少,但還遠不到「出局」的地步。

中國收緊在線貸款規則

在線貸款平臺需爲其與銀行共同發放的貸款出資30%。分析師稱,新規可能會影響螞蟻集團估值,甚至迫使其徹底改變商業模式。

非銀行支付機構的企業賬戶:一個歷史的螺旋

許可:倘若企業法人無法開立非銀行支付賬號,那麼新規不僅限制了它們的選擇權,還有損那些以企業爲服務對象的中小支付機構。

螞蟻集團與中國監管機構達成重組協議

擬議中的重組將涉及螞蟻把所有主要業務置於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使其受到更嚴格的資本金要求,變得更像一家銀行,而不是科技公司。

阿里巴巴去年第四季度成長放緩

阿里巴巴發佈去年第四季度財報,剔除其在去年10月收購的連鎖超市貢獻的收入,其總收入增速基本處於2014年IPO以來的低位。

螞蟻集團計劃出售EyeVerify

EyeVerify可掃描用戶眼球的照片,將眼紋作爲移動服務的密碼。2016年螞蟻集團以約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生物識別技術公司。

中國央行新規劍指螞蟻集團

儘管近日的露面似乎表明馬雲本人並未面臨法律上的麻煩,但中國央行的新規卻表明,針對他兩家旗艦公司的監管行動正在推進。

螞蟻集團IPO擱淺令國際投資機構進退維谷

螞蟻集團IPO被北京方面叫停後,貝萊德、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等多家投資機構只能繼續持有該集團103億美元的非流動股份。

中國計劃對螞蟻集團實施「整改」

將螞蟻集團置於更嚴密控制之下的計劃正在加速推進,知情人士稱,該集團消費貸款等業務將被拆分入一家新的金融控股公司。

阿里巴巴股價大跌

中國央行官網刊載副行長潘功勝的言論,公開指責螞蟻集團未符合監管要求,阿里巴巴港股大跌逾7%。

螞蟻
螞蟻集團是一傢什麼公司?

歐陽輝、葉冬豔:螞蟻對科技創新和金融監管都是新生事物,客觀看待其模式和現象,關鍵是能否更好滿足金融服務需求,支持實體經濟,兼顧效率與公平。

新金融企業如何設計公司治理制度?

鄭志剛:本文通過比較以螞蟻爲代表的新金融企業與以銀行爲代表的傳統金融企業的治理制度設計的差異,回答如何爲新金融企業設計公司治理制度的問題。

資產證券化、金融危機與螞蟻集團

葉冬豔、歐陽輝:螞蟻集團或有很大的貸款衝動。若促成貸款規模不斷成長,難免會降低放貸標準,這正是潛在風險點、也是監管層監管重點所在。

反壟斷
螞蟻事件標誌着對科技巨擘的遏制已經「全球化」

沙克:強大的數據驅動型公司對各國政府自身的地位構成越來越大的挑戰。遏制大型科技公司的意願已經蔓延至全球。

螞蟻集團IPO被暫停給出的教訓

觀察人士正在研究本月這一出乎意料的政策舉動將產生什麼深遠的漣漪效應,以及誰將是未來的受害者和受益者。但答案並不簡單。

金融監管應該樹立怎樣全新的監管理念?

鄭志剛:即使我們將新業態金融服務納入統一金融監管框架,也應更多依賴事後的懲戒,而不要在事前通過准入限制和設置各種條條框框加以限制。

從螞蟻談對高科技公司反壟斷

陳歆磊、史穎波:一場演講、一次約談和一紙暫停IPO公告,將螞蟻集團推到了風口浪尖,包括螞蟻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接受越來越多的審視。

螞蟻集團迴歸股市道路曲折

監管機構表示,對待金融科技公司將更像對待銀行,這可能大幅降低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及其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每週數讀:中企赴美IPO規模創五年新高

本週值得關注的數據有: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美股與大選、中企持續赴美上市、中國仍在發展燃煤電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