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螞蟻

螞蟻集團是一傢什麼公司?

歐陽輝、葉冬豔:螞蟻對科技創新和金融監管都是新生事物,客觀看待其模式和現象,關鍵是能否更好滿足金融服務需求,支持實體經濟,兼顧效率與公平。

自11月3日上交所發佈公告暫緩螞蟻集團上市後,如何監管螞蟻集團這類與金融有千絲萬縷聯繫的科技平臺公司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傳統的基於資產負債表的分業機構監管模式並不適用,而基於金融活動的性質來進行監管的功能監管模式爲解決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的監管提供了一個思路。

螞蟻集團深度參與了多項金融活動,旗下擁有銀行、基金、財險、微貸等牌照,支付、微貸、理財、保險服務分別貢獻35.8%、39.4%、15.6%、8.4%的營業收入和32.4%、52.9%、11.5%、6.6%的淨利潤。因微貸產生的技術服務費已經成爲螞蟻最大的收入來源並貢獻了一半以上的淨利潤,看似已經成爲金融公司,但螞蟻集團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從業務模式上來看,螞蟻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是數據和技術,通過引流、助貸、聯合貸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務,與賺取存貸差的傳統金融業務有本質區別,更多地可以看成是一家金融科技服務平臺。

相比於傳統的機構監管模式,功能監管模式,即不管在哪個機構,具有相同功能、相同法律關係的金融產品按照同一規則由同一部門監管,更適用於螞蟻集團這樣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完善的監管有利於螞蟻集團自身的發展壯大,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爲用戶帶來更多的優質服務。

您已閱讀8%(512字),剩餘92%(56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