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長租公寓

打工人、金融陷阱與蛋殼難民

張林:所有高成長未能解決的問題,在低成長狀態下更難緩釋,並且會出現利潤、行業、區域、階層加速分化等社會問題。

根據勞動統計年鑑等統計,中國城鎮就業人員的日平均工作時長,已經從2009年的9.4小時下降到了2019年的9小時。但考慮到2016年之後基建增速大幅放緩、農民工羣體工時整體下降,以及很難計入統計、但由於WeChat等通訊手段興起帶來的班後工時,近幾年大部分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工時應當是上升的。即便不對統計數字做出調整,城鎮就業人員的有酬勞動時長當前也已超過日韓等傳統「加班文化大國」,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勤勞的人羣了。

勤勞是一種風氣,會傳染並且會自我強化,金融及IT等高收入行業的「996」工作狀態日益普遍化,餐飲及快遞等低收入行業的平均勞動強度也在不斷加大。勞動時長增加、強度提高的另一方面,卻是勞動收入的成長空間日漸逼仄。特別是近十年來,全國居民的可支配所得實際增速的下降速度明顯快於GDP增速的下降速度,疫情衝擊下居民的收入預期指數更是深度下行。

於是,無論金領、白領還是藍領,工作越來越辛苦、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收入成長卻日漸碰上了天花板,越來越多的人被兩個方向上的壓力所裹挾,才使得「打工人」這樣似是而非的辭彙引發了就業人羣的廣泛共鳴,併成爲當下的社會熱詞。

您已閱讀19%(477字),剩餘81%(19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