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

「伊隆終於醒悟」:馬斯克努力從川普手中拯救特斯拉

世界首富的政治威脅並沒有阻止總統的「大而美法案」損害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利潤。

特斯拉
特斯拉交付量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

伊隆•馬斯克執掌的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艱難應對中國和歐洲同行的競爭,以及他的政治活動所引發的消費者反彈。

汽車業
增程式電動車在歐洲有未來嗎?

張冬方:其實在歐洲,增程技術似乎已經成爲過去式了,但在續航里程和反補貼稅的雙重焦慮之下,中國汽車竟然還想在歐洲復興這個技術。

小米YU7三分鐘斬獲20萬輛訂單

這家中國手機製造商啓動這款SUV預售後,股價飆升至歷史新高。

寧德時代將把換電技術帶到歐洲

寧德時代董祕表示,國際合作對於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至關重要。他坦承在地緣政治層面面臨困難,但該集團對合作持開放態度。

汽車業
小鵬汽車擬將自研智駕晶片整合至大眾等車型

這家中國汽車製造商稱其已開發出比輝達產品更強大的自動駕駛晶片,並預計福斯汽車和其他業內競爭對手將成爲其客戶。

比亞迪
比亞迪將電動汽車價格戰帶到歐洲小型車市場

由於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在歐洲的降價空間更爲有限,但中國車還可以憑藉品質和軟體來吸引歐洲消費者。

零跑汽車就設定中國電動汽車輸歐最低價格發出警告

這家汽車集團表示,即使中歐就電動汽車達成協議從而取消加徵關稅,最低價格承諾也將阻礙其在歐洲推出價格實惠的小型車。

電池
斯堪尼亞籌組財團,競購北伏研發實驗室

這家瑞典卡車集團希望將關鍵的電池技術留在歐洲。

豐田
豐田與戴姆勒合併日本重卡業務

這筆64億美元交易意在回應來自中國的競爭。它將合併豐田旗下的日野汽車與戴姆勒卡車旗下的三菱扶桑卡客車,締造一家日本商用車巨擘。

中國監管者尋求讓自動駕駛功能放慢部署

隨著中國汽車製造商迅速成爲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全球領軍者,中國監管機構可能要先於其他司法管轄區制定相關法規。

中歐經貿之間的「暗流湧動」

張冬方:在多變的形勢下,歐盟對於中國的每一步舉措,都可能成爲對美砝碼或信號,而它的中國立場,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

德國總理默茨擬推460億歐元企業減稅方案以振興經濟

在面臨美國關稅威脅之際,德國財政部長將公佈一攬子措施,以提振企業投資。

比亞迪計劃向日本價值180億美元的「憨豆先生」微型車市場發起電動車攻勢

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明年推出的「Kei車」被視爲中國的「黑船」時刻。

特斯拉
養老基金投資者要求馬斯克每週在特斯拉工作40小時

股東們表示,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正處於「危機」之中,他們呼籲制定高階主管接班計劃。

汽車
電動汽車轉型、關稅衝擊與中國競爭夾擊,全球車企CEO更換率攀升

過去的12個月裏,在前50大汽車集團中已有五分之一的執行長辭職。

比亞迪
比亞迪的激進攻勢正在重塑電動汽車定價「底線」

Yoon:以低價來換市場份額與未來定價權的策略,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中早有先例可循,比亞迪正以同樣的方式改寫全球電動汽車競爭格局。

電池
歐洲高階主管:追趕中國電池技術不現實

法國礦商埃赫曼的董事長坦承,中國花了20年時間完善電池技術,現在領先「一大步」,因此歐洲需要「現實一些」,與中國企業合作。

自動駕駛賽場,中美誰將搶先一步?

繼電動汽車領域之後,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似乎又搶佔了先機,但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該領域的發展前景都面臨同樣的不確定性。

比亞迪降價促銷引發價格戰擔憂

電動汽車領導者宣佈對旗下車型進行新一輪降價,引發中國電動車企股價集體下跌。

比亞迪
當比亞迪不掩飾成爲世界級汽車企業的野心

張冬方:4月比亞迪在歐純電動車首次在註冊量上超越了特斯拉。這是歐洲汽車市場的分水嶺時刻。

電池
北伏破產令歐洲電池產業面臨更大風險

瑞典新創企業的命運引發了人們對其歐洲同行也將倒在「死亡之谷」的擔憂。

美國參議院投票阻止加州燃油車禁令

預計川普將簽署推翻加州汽油車禁令的共和黨法案,對該州銷售更多電動汽車的雄心計劃造成打擊。

歐洲車企面臨的挑戰是「堅持」發展電動汽車

歐洲電動汽車銷售額成長,但車企面臨法規變化、關稅不確定性和來自中國的競爭。

比亞迪
比亞迪在歐洲電動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

比亞迪大舉向歐洲擴張的同時,由於產品組合老化以及馬斯克干預歐洲政治遭遇強烈反彈,特斯拉的銷量出現下滑。

汽車業
雷軍的煩惱,源於當初擁抱「觀念延遲」紅利

劉遠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更戲劇性的是,這饋贈來得快,消失得也快。

寧德時代稱電動卡車將在2028年佔據中國市場半數份額

寧德時代創辦人曾毓羣的這一預測,預示著全球重型貨車市場將迎來重大變革。

矽谷
中國是如何趕上矽谷的

庫柏:美國科技巨擘過去只把中國視爲一個生產中心。現在,一些巨擘正在投資中國的技術未來。

電池
日本電動車電池供應鏈正在失去勢頭

Lex專欄:隨著日本汽車製造商取消或推遲電池項目,以及中國競爭對手的擴張,打造日本本土電池供應鏈的視窗正在迅速關閉。

電池
特斯拉供應商松下被敦促加快美國產電池的交付

由於美國補貼規定和更高的關稅,中國電池的競爭力下降。

福斯汽車財務長警告,歷史性重組仍不足以應對挑戰

安特利茨在英國《金融時報》汽車峯會上表示,改革帶來了「初步成果」,但要警惕自滿情緒抬頭。

歐洲電動汽車銷售復甦面臨不確定性

第一季度歐洲電動汽車需求強勁,但分析師警告稱這一趨勢可能不會持續下去。

寧德時代在香港二次上市將募資至少40億美元

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及儲能系統生產商即將登陸港交所,這將成爲今年香港規模最大的股票發行交易。

零跑汽車在歐洲的良好開局會曇花一現嗎?

張冬方:在市場重新洗牌、貿易秩序受到挑戰、地緣形勢緊張的背景下,車企的市場決策和產品戰略,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的市場和產品決策。

加州就電動汽車資金撥付受阻起訴川普政府

加州與其他民主黨領導的州提起的訴訟是反對美國總統行政命令的一系列法律行動中的最新一例。

富士康達成里程碑式協議,爲三菱汽車製造汽車

富士康將開發並供應一款在澳洲和紐西蘭上市的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