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

追憶「經濟上行的美」,中年社會的最後倔強

徐瑾:經濟上行的美,對應的是中國市場經濟的重要階段;如今中國已是一個中年社會,中年人是經濟的主力,他們的中年危機如今正是面臨摺疊和擠壓。

80後
80後的死亡謠言,對映什麼集體情緒

徐瑾:謠言就是一場潛意識的叫魂,這一場80後死亡率的關注,暴露的不僅是80後的集體焦慮,更是折射出他們年入中年的整體迷茫。

我們的下一代會比千禧一代過的更好嗎?

伍治堅:每一個個體的命運,都和他出生及長大的時代緊密聯繫,個人的成功,有一部分取決於自身努力,但也有另一部分取決於他生於何時何處。

速讀
如何管理「不忠的」千禧一代

似乎很多人抱怨老闆如何不在乎員工,但是有一個棘手卻被人忽略的問題——如果是員工常常不在乎老闆呢?面對總是尋求著下一個工作機會的千禧一代,老闆也有難以言喻的苦惱。

中國80後新藏家的新思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包括黃予在內的中國八零後新藏家,通過私人美術館、基金會和贊助人等長線型態,構建藝術新系統,承擔公共教育等社會職能。

老友記
我們爲何如此愛《老友記》?

謝寧馨:2月21日,《老友記》五位演員在NBC重聚,致敬了時間和一代人的回憶。如今朋友們常常「身在,心不在」,亦或「資訊在,人不在」,教人如何不懷念那個「最好的朋友就在身邊,最愛的人住在對面」的烏托邦裏的人情溫暖。

樂尚街
中國出現80後藏家羣

FT中文網撰稿人林昱:這些新藏家大多來自所謂的官二代或富二代族羣,他們更加感性,大多受過西方高等教育,有的還修過藝術史。

80後
菜鳥學飛:臺灣的80後

讀者debby0915:我是臺灣的80後。同齡的朋友們都住在父母家,離鄉進城打拼的則完全存不到錢,結婚的絕對是雙薪家庭。我們好像陷在一個老鼠籠子裏瘋狂地原地賽跑。

我們「中國三明治」一代

「中國三明治」網站創辦人李梓新:我們夾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父母和孩子之間,上司和下屬之間,都市與家鄉之間,像極了一隻三明治。

馬雲
馬雲:80後將爲中國找回價值體系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優米網參加「馬雲與80後面對面」活動時說:80後、90後的年輕人將見證中國真正騰飛的時代。「永遠是如此,一代勝過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