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從國際貿易的歷史來看,自由貿易乃至後來的全球化都是由「比較優勢」驅動的:商品往往在勞動力更便宜、資本較易獲取、監管成本與機會成本更低的地方生產。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勞動力成本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全球貿易的發展。各個國家在「比較優勢」的博弈中構建了現代國際貿易體系。但隨著能源類型、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巨大發展,過去相對穩定的「比較優勢」格局開始變得不穩定,全球化的拐點就來臨了。
世界是複雜的。我們可以嘗試從多個角度來考察當今這個擾動的世界,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角度就是科技創新。當前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即「關稅戰」重啓的同時,國際金融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我們看到,美國一方面開啓針對全球的所謂「對等關稅」,另一方面在政策態度和監管規則方面都以史無前例的積極態度擁抱區塊鏈網路。當世界不確定性升高時,投資者不僅持續買入黃金這種傳統的避險資產,同時還把比特幣市值推上了歷史新高。這兩種現象的同時發生,一方面在歷史上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從投資邏輯上說,也格外引人注目。當然,我們見證過近現代歷史上的多次國際秩序的深刻轉變,其中包括「尼克松衝擊」這樣的重大事件;但直接挑戰「貨幣」的概念和內涵,依然是件新鮮事兒。這不禁令人追問:這個紛擾世界的背後正在發生什麼?
您已閱讀12%(546字),剩餘88%(41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