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與金融

中國央行就低利率問題向歐洲金融機構尋求建議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已向至少兩家歐洲銀行發出「特別」請求,凸顯其試圖避免像日本「失去的20年」那樣陷入長期通縮。

港股
新世界發展達成再融資協議後股價上漲11%

這一家族控股的香港地產集團依然面對內部繼任計劃的不確定性。

中國應乘經濟好轉之機推動深層改革

普拉薩德:今年中國經濟企穩,政府應利用這一時機推動改革,解決經濟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

港股大幅跑贏中國內地A股

今年迄今爲止,中國內地股市與年初時持平,而香港恆生指數上漲20%。經濟復甦乏力和貿易戰打擊了內地的投資者情緒。

中國製造業活動仍處於收縮狀態

受貿易戰的影響,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4月開始陷入收縮狀態,不過6月份讀數有所改善。

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

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同比成長1.4%,而1-5月轉爲同比下降1.1%。這是美中貿易關係緊張背景下中國經濟壓力加劇的最新跡象。

中國「夏季達佛斯」爲貿易戰提供難得的喘息

北京方面以世界穩定力量自居,官員強調「開放與公平」。

小米YU7三分鐘斬獲20萬輛訂單

這家中國手機製造商啓動這款SUV預售後,股價飆升至歷史新高。

中國應著眼長遠,推動人民幣升值

傑拉德•萊昂斯:人民幣升值有助於中國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全球戰略目標。

星巴克
Lex專欄:中國市場夠大,星巴克卻難嘗其甘

在中國年銷售額220億美元的咖啡市場中,它所佔的份額已從高峯期的42% 降至去年的14%。

「中國消費被壓抑」是個神話

夏爾馬:事實上,本世紀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增速超過8%,遠高於其他任何經濟體。

企業債券違約在中國在岸市場銷聲匿跡

隨著國家重返「零失敗」時代,系統性風險被置於國際規範之上。

供應鏈
中國車企承諾及時向供應商付款

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十來家車企承諾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知情人士稱,監管部門在一個閉門會議上警告了大型車企的代表。

中國爲歐洲公司加快稀土出口許可證的發放

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北京一直試圖改善與布魯塞爾的關係。

B計劃:巴拿馬港口所有者考慮安撫川普和中國政府的對策

由地中海航運公司和貝萊德領頭的財團在230億美元交易中,在預期審查前與北京監管機構進行了會談。

比亞迪計劃向日本價值180億美元的「憨豆先生」微型車市場發起電動車攻勢

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明年推出的「Kei車」被視爲中國的「黑船」時刻。

中國太陽能「產能過剩」帶來的機遇

研究人員認爲,該國的「剩餘」產能有助於全球實現乾淨能源目標。

中國科技集團努力推進AI晶片國產化

美國對輝達晶片的出口限制愈發嚴格,加強了中國企業測試國內替代品的緊迫性。

電池
Lex專欄:美國數據中心依賴中國鋰電池的隱憂

嚴重依賴中國鋰電池給美國帶來經濟和戰略風險,而對這種風險的擔憂正成爲催生替代技術的契機,這反過來對中國鋰業集團構成風險。

電池
歐洲高階主管:追趕中國電池技術不現實

法國礦商埃赫曼的董事長坦承,中國花了20年時間完善電池技術,現在領先「一大步」,因此歐洲需要「現實一些」,與中國企業合作。

中國推進併購重組打造本土金融巨擘

整合行動旨在打造出幾家實力強勁、充滿活力,可以與國際巨擘比肩的大型金融企業,以更好地抵禦危機。

自動駕駛賽場,中美誰將搶先一步?

繼電動汽車領域之後,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似乎又搶佔了先機,但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該領域的發展前景都面臨同樣的不確定性。

比亞迪降價促銷引發價格戰擔憂

電動汽車領導者宣佈對旗下車型進行新一輪降價,引發中國電動車企股價集體下跌。

不要低估中國消費者

改革、城市化和人口結構變化都有望可持續地推動國內支出成長。

喜力如何打入中國啤酒市場

該國最大的啤酒生產商正利用其荷蘭合作伙伴,向更多日益成長的高階市場進軍。

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將「加深與中國的合作」

官方媒體報導美國投資銀行CEO與高級官員會晤。

中國對歐直接投資七年來首次成長

報告顯示,中國對歐投資正從併購轉向綠地項目,儘管2024年投資總額回升至100億歐元,但仍遠低於2016年峯值水準。

寧德時代稱電動卡車將在2028年佔據中國市場半數份額

寧德時代創辦人曾毓羣的這一預測,預示著全球重型貨車市場將迎來重大變革。

瑞士鞋履新秀On公司大舉押注中國市場

在網球巨星費德勒支持下,快速成長的運動鞋製造商加入了從耐克和Adidas手中爭奪全球市場份額的品牌行列。

港股跑贏大陸股市,創2008年以來最大幅度

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和對香港科技股的熱情推動了從大陸流入香港的創紀錄的高流量。

頂級律所對中國併購活動復甦持樂觀態度

貿易緊張局勢和最大交易的減少掩蓋了小規模收購的復甦跡象以及科技行業的成長潛力。

輝達
輝達計劃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

儘管受到華盛頓出口管制的影響,但美國晶片製造商輝達仍考慮擴大在華業務。

川普政府權衡將中國晶片製造商列入貿易黑名單

一些美國官員擔心此舉會損害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努力 。

香港金融科技的雄心讓律師們在政策制定和交易中忙得不可開交

律師事務所一直就金融科技監管提供建議,以跟上數位資產創新的步伐。

貿易
中國抨擊英美貿易協議

川普與英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包含安全條款,這被認爲主要是爲了針對中國,可能將中國產品擠出英國供應鏈。

在與美國進行關鍵貿易談判前,中國公佈4月出口大幅成長

貿易數據顯示,運往東南亞和歐洲的出貨量增加,抵消了對美洲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