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文革史學者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1930.12.2-2019.2.11)教授在家中辭世,享年88歲。雖然早聽說他身體不好,訊息傳來,我仍然被從天而降的震驚和沉痛所籠罩,久久不能釋懷。儘管悲傷難抑,但是我知道此時此刻,緬懷故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一篇文章來紀念他。
我在哈佛大學讀博士的時候,麥克法夸爾是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那時我和費正清中心有密切的來往,因此與他和他周圍的許多人相識。他是我的老師輩分,但我和麥克法夸爾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我們都是中國文革的親歷者,文革是我們的研究對象。當然,麥克法夸爾是國際上公認的研究文化大革命的最重要的學者。而我至今並沒有發表學術性的對文革的直接研究。
麥克法夸爾是費正清的學生。他對文革的研究就得到了費正清的高度關注。在他力薦之下,麥克法夸爾成爲了哈佛大學的教授。早在文革進行期間,海外學術界就已經開始了對文革的研究。費正清的《美國與中國》(The United States & China)的第十六章《第二次革命》(即文革),可能是中外最早的研究文革的學術篇章。麥克法夸爾與費正清合編的《中國革命中的革命:1966-1982》,是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文學多個領域中國問題專家在哈佛召開的文革學術會議的文集,大體反映八十年代末海外中國問題專家研究文革的水準。
您已閱讀19%(633字),剩餘81%(27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