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對利用應付賬款和票據的資金週轉政策實施了調整。指示從純電動汽車(EV)產業開始,將對供應商的支付賬期控制在60天以內。據估算,採購欠款高達5兆日元的比亞迪(BYD)因爲政策調整最多面臨每年4000億日元的成本增加,股價在最近一個月裏下跌一成。依賴「賒賬」的成長正在迎來轉折點。
「爲落實國家及相關部委就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爲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比亞迪汽車宣佈,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比亞迪6月11日凌晨在社交網路上發表了簡短聲明。區域性超過200天的支付賬期將大幅縮短。
除上海汽車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之外,民營企業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小鵬汽車和小米等主要純電動汽車企業也紛紛宣佈將縮短支付賬期。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2015年11月合併成爲同一家媒體集團。同樣於19世紀創刊的日本和英國的兩家報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質、最強大的經濟新聞學」爲旗幟,推進共同特輯等廣泛領域的協作。此次,作爲其中的一環,兩家報社的中文網之間實現文章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