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精選

日鐵收購美鋼反轉劇(上)110億美元打動川普

美國是否需要日本製鐵來重振製造業?

中國對EV產業「賒賬」動刀,比亞迪面臨壓力

據估算,採購欠款高達5兆日元的比亞迪最多面臨每年4000億日元的成本增加,股價在最近一個月裏下跌一成……

比亞迪降價引發天然橡膠價格急跌

作爲國際指標之一的大阪交易所期貨價格進入6月以來,徘徊在1年零4個月以來的低點附近。

中國用稀土實現與美國對等談判

雖然盧特尼克表現得很強勢,但採取守勢的卻是美國。

30年回本,在東京圈買房不划算了?

以新建住宅價格除以年租金收入計算的「本益比(PER)」,到2024年已上升至約30倍。

「印度造」成爲日本進口車的主角

日本的進口車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從4月日本國內的進口車銷量來看,鈴木超過德國梅賽德斯・賓士和BMW,首次登上榜首。

氫專利競爭力:中國超日本,首登第一

數據分析企業對氫的「製造」、「儲存」、「運輸和供應」、「安全管理」、「利用」等5個領域的專利進行了統計,中國在除「利用」之外的4個領域和國別綜合實力上均居首位。

日系車企以中國專屬車型尋求突圍

自2022年前後起,日本各大車企逐漸意識到危機的嚴峻性,開始加緊開發專爲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電動車。

川普關稅讓東南亞從中國進口增2成

受川普關稅的影響,東南亞的來自中國的進口正在擴大。

華為自建AI基礎,在封堵下穩步發展

華為啓用了使用自家開發的半導體的新型伺服器羣,並發布了利用自家半導體開發的高效能AI模型。

哪些中國商品對美出口大減?

日本經濟新聞彙總了4月美國對中國15個品類的出口額動向,其中智慧型手機同比減少7成,遊戲機減少4成等。

半導體國際分工體系迎來拐點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任何單一國家都無法獨立完成的複雜供應鏈體系。但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推動在地化生產

中國汽車出口踩下急剎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汽車出口僅成長6.7%,2025年全年出口量將同比成長6%。

日企海外淨投資額:對中國減少6成,對美最高

日企的海外投資收益方面,來自中國的收益僅比上年微增,而美國佔最多的四分之一以上……

面對川普關稅,哪些股票在成爲贏家?

作爲「不受關稅政策影響的頭號股票」受到投資者歡迎的是美國帕蘭蒂爾科技。小米集團總市值也增加了23%……

阿里「通義千問」成爲日本AI開發基礎

作爲開源模型,通義千問正在得到很多日本新興企業的使用。

中國非代工類半導體廠商全球銷售份額降至3.9%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廠商(不包括中芯國際等代工企業)的半導體全球銷售份額下滑。

投資資金的「美國一極集中」在扭轉

截至4月16日的一週內,美國股票基金流出57億美元資金,歐洲股票基金流入60億美元。

UNIQLO掌門人柳井正:高關稅政策無法持續

柳井正10日表示:「如果關稅戰持續下去,對於大國來說或許沒什麼,但對於其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而言,將是一場大災難」。

日本爲什麼沒能誕生DeepSeek?

科大訊飛前副總裁白強指出,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社會,許多年輕人爲了成爲像馬雲一樣的成功企業家,正在廢寢忘食地投入技術開發和創業。

曾獲漁利的越南此次或成最大受害者

由於「中國+1」戰略過於成功,越南此次反而陷入了困境。

「中國+1」戰略失算,製造業還得回頭?

美國總統川普所公佈的對等關稅措施,對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追加了高稅率。此舉令以自由貿易爲前提的選址戰略出現了誤算。

如果美國對中國集裝箱船收入港費

川普政府提出的中國船隻入港限制方案引發業界廣泛擔憂。

預測:2075中美GDP不會逆轉,但有例外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彙總了未來50年的長期經濟預測。

中國汽車行業在發生地殼變動

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變化已開始對全世界產生影響。

「第二次廣場協議」不得不防

市場警惕的最大的風險情景是「第二次廣場協議」,但要實現存在很高的障礙。

55寸液晶電視均價2年跌15%,日本年輕人選中國造

如今在日本,重視性價比的年輕一代選擇的大部分電視都是中國造。

「七巨人」帶領中國股市繼續上漲?

7家企業分別爲騰訊控股、阿里巴巴集團、小米、中芯國際、比亞迪、京東集團、網易。

美國尖端半導體份額2030將佔全球2成

在用於人工智慧(AI)和通訊領域的尖端半導體方面,美國的全球生產份額到2030年將達到2成多,增至2021年的2倍。

從日本股市裏的中國概念股股價說起

認爲日本股市將像以往一樣受益於中國內需還爲時尚早。

日元會繼續升值?

今年年初以來,日元對美元匯率與日本長期利率的聯動變得愈發明顯。

莫迪對川普2.0隻能「順從」

繼以色列、日本和約旦之後,印度是第四個被美國川普政府邀請參加白宮首腦會談的國家。

從麥當勞大麥克指數看到的低薪資日本

在日本,在店鋪工作1小時只能買到2.2個巨無霸。

DeepSeek被超越,AI競賽進入新局面

「雖然對AI來說是重要的進步,但還算不上革命」,AI研究的權威本・格策爾這樣評價DeepSeek的技術。

海外資金迴歸香港股市,AI股全面上漲

香港股市正在上漲。以中國新興企業DeepSeek的崛起爲契機,資金流入人工智慧(AI)相關的科技股。

華為突破「包圍圈」

中國通訊設備大型企業華為技術已避開美國的制裁,開始再次向世界市場發起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