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3日,朝鮮勞動黨八屆十二中擴大全會在平壤黨中央本部舉行。中共中央每次全會的主題通常只有一個,慣例全會後發佈公報,概括介紹總書記講話、全會通過《決定》的主要內容和新意。金正恩領導的朝鮮勞動黨風格不同,通常中央全會公報只發布人事變動,反而習慣在全會閉幕第二天通過官媒詳盡報導,相當於中共中央全會的公報。不過,八屆十二中全會慣例不再,又有新花樣了。
官媒報導:罕見低調和格外含蓄
十二中全會依然是擴大全會,出席對象除了標配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還擴大到黨中央各科室幹部,各省、中央一級機關和道級領導機關負責幹部,各市、郡黨委責任書記和人民委員長,重要工礦企業黨政領導幹部以及人民軍相關指揮員。
北韓官媒罕見地惜墨如金,無論是報導次數、篇幅、內容、配圖,都是金正恩主政以來中央全會報導最簡潔的一次,猶抱琵琶半遮面。用數據量化比較,更爲直觀。
十中全會會期四天,其中一天召開各部門小組研究及協議會。通稿四篇,其中前三篇扼要報導,閉幕後的第四篇詳細報導,中文版全文6935字,配圖51張。詳細報導按慣例,開篇先來三段歌頌黨中央、社會主義、金正恩的高調和老調,五個議程逐一介紹,用具體工作肯定多個部門的上半年業績。
十一中全會會期五天,其中兩天召開各部門小組研究及協議會。通稿只有閉幕後的詳細報導一篇,中文版全文長達10293字,配圖59張。開篇先來五段歌頌黨中央、社會主義、金正恩的高調和老調,七個議程逐一介紹,用詳細數據、具體工作肯定多個部門的全年業績。
十二中全會會期三天,其中竟然兩天召開各部門小組研究及協議會(暗示下半年工作計劃有重大調整)。通稿只有閉幕後的詳細報導一篇,中文版全文僅有1305字(比上次全會減少87.3%),配圖21張(未達前兩次全會的一半)。通稿罕見地開門見山,符合新聞規律,導語段就點明時間、主體、事件等要素,既沒有繞彎先歌頌黨中央、社會主義、金正恩的高調和老調,也沒有介紹議程,更沒有用詳細數據、具體工作肯定多個部門的上半年業績。
十二中全會報導的規格和力度不如以往全會,甚至不如閉幕後金正恩首個公開出席的活動,即6月24日元山葛麻海岸旅遊區竣工典禮。朝中社中文版報導全文2810字,開篇先來4段歌頌勞動黨、社會主義、金正恩的高調和老調,配圖59張,第一夫人李雪主間隔一年半,背奢侈品牌古馳包再次在公開場合露面,女兒戴奢侈品牌卡地亞手鐲亮相。
十二中全會通稿最後一段稱,金正恩在全會上所做的綱領性講話和會議通過的決議將作爲黨內文檔出版,下發各級黨組織。以往都這樣操作,此次刻意強調一遍,刻意表明黨內和黨外有別,黨內傳達完整版,新聞報導簡化版,今後是否成爲新慣例有待觀察。
逆向解析:全會或有五個議程
依據朝中社6月24日通稿第6至13段,結合八屆八中、九中、十中、十一中全會議程設置,逆向解析十二中全會或有五個議程。分別爲:
一、關於2025年度黨和國家主要政策執行情況中期總結及對策。金正恩作綱領性講話,政治局常委、內閣總理樸泰成,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趙甬元,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金德訓,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李熙用分別作大會發言。其中上半年工作,朝中社通稿不再引用金正恩講話中的大量數據和成績、問題,而是含糊一句帶過,稱黨中央委員會對上半年的結果和事業前進的氣勢「給予了積極評價」。可能原因是上半年經濟數據乏善可陳、羞於見人,甚至影響八大制定的五年計劃完成,有損無所不能的「民族慈父」、「卓絕偉人」金正恩的光輝形象。
關鍵是下半年工作,金正恩又有解套的新思路、新動作,號召「把2025年光大成爲切實完成黨的八大所提宏偉革命綱領的轉變之年、開闢朝向新發展階段上升局面的驚人轉變之年」。北韓是「家天下」,勞動黨是「一人黨」,這意味著全會必然緊跟金正恩,彌補上半年的掉鏈子,「重新確定下半年工作的中心和鬥爭方向,討論和決定在深化擴充經濟建設短期、中長期計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審批了一系列黨和國家政策任務的戰略性調整和及時的施行方案。這是金正恩被迫轉向發展經濟,發出的第一個強烈信號。
二、關於召開勞動黨第九次代表大會。全會一致表決通過關於召開勞動黨九大的決議。勞動黨八大於2021年1月5日至12日舉行,筆者預測九大也將於明年1月上旬開幕、中旬閉幕,新年新氣象,且每屆政績尤其是數據對比更直觀和便捷。今年12月下旬按慣例先召開八屆十三中全會,也是九大的預備會,總結全年工作尤其下半年向九大獻禮的升級任務,鼓舞士氣、凝聚人心,一週後開九大。
三、關於國民經濟主要工業部門現代化。全會討論和決定了加快振興國民經濟主要工業部門、實現其現代化的問題,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國家經濟的自立性和發展潛力,持續穩定地保證全面復興成長。這是金正恩被迫轉向發展經濟,發出的第二個強烈信號。
四、關於黨內機構工作。全會討論了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和活動性,進一步實現黨內機構工作精簡化、精銳化等問題,通過了相關決議。北韓體制的弊端之一是黨政不分、以黨代政、以黨干政,機構重疊、人員臃腫、責任不清。以黨中央爲例,有20多個常設部門,其中農業部、經濟部、輕工業部、軍需工業部、科學教育部、軍政指導部等機構職能與政府、軍隊交叉,效率低下,早應整合。
五、組織問題。全會未通過公報發佈高層人事變動,既可能是對政治局、中央委員會未作任何調整,也可能是隻有罷免(按慣例不公佈具體人名和職務),沒有新任命。如果是後者,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李日煥1月2日後未在公開場合露臉,也缺席十二中全會,是否被罷免?朝中社對全會詳細報導的數十張配圖,爲了掩蓋真實人事變動,有時會故意打亂順序。
對比6月24日朝中社圖文報導和朝鮮中央電視臺影片報導(全長8分7秒),朝中社報導21張配圖的最後一張,與北韓央視報導2分35秒(側面)、2分46秒(正面)金正恩桌上的毛巾、書本、中性筆、檔案夾、熱水茶杯、檸檬茶杯等相互位置,判斷是同一場景,那麼朝中社第21張舉手表決的配圖,應是21日上午全會開幕時表決議程;朝中社第20張舉手表決的配圖,與北韓央視報導6分34秒至35秒的場景一致,應是23日下午討論其他議程(例如第四個)通過決議。所以朝中社21張配圖的最後兩張,是在組織問題的議程之前,不能證明政治局成員無變動;但北韓央視有閉幕時起立奏國際歌鏡頭,主席臺的政治局常委4人、委員14人無變動,是在組織問題議程之後,表明政治局委員要麼無增減,如有罷免就是缺席的李日煥。
全會主席臺政治局成員的席位還隱含其他資訊。例如,中央軍需工業部部長趙春龍大將未因5月21日第二艘5000噸「崔賢」級驅逐艦下水嚴重事故的影響被撤職,反而坐在第二排政治局委員的正中間,政治行情看漲;前總理金才龍地位下降,權力萎縮,十一中全會罷免中央書記、由中央檢查委員會委員長降職爲副委員長,十二中全會主席臺座位邊緣化,從曾經的第二排正中間轉到最角落,甚至不如78歲高齡、半退休的前中央經濟部長吳秀容。
全會慣例召開各部門小組研究及協議會,分析北韓央視報導影片的5分30秒至6分10秒,至少分了六個小組,召集人分別爲:政治局常委樸泰成、趙甬元、崔龍海,政治局委員金正官、崔東明、李熙用。目的是「徹底完成今年既定目標」,暗示上半年計劃實現不理想、下半年新增指標較高,完成全年任務、八大提出的五年計劃均有難度。六個小組共40秒報導時長,給總理樸泰成、中央經濟部長金德訓這個小組的鏡頭最多,時長12秒,可見全會關注熱點就是經濟。
艱難轉型: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
金正恩執政近14年,30歲不到倉促接班,爲了鞏固政權和抵禦美國巨壓,主要精力和資源實現軍事大躍進,重點是強行非法擁核。十二中全會的外交基調依然是親俄、反美、疏中。
2024年6月19日,普丁與金正恩在平壤舉行元首峯會,簽署《關於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此後俄朝關係迅速升溫,金正恩試圖以此牽制美、中。2025年3月21日、6月4日、6月17日,受普丁委託,俄安全會議祕書蕭依古短短三個月內三次訪朝,金正恩決定增兵援俄打烏克蘭戰爭。6月13日,金正恩視察重要軍工企業,瞭解上半年砲彈生產、產能擴建及現代化改建情況,要求進一步擴大和充實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生產的無人化水準;除了多位軍隊、軍工高官陪同,外務相崔善姬也陪同視察,暗示這些砲彈相當一部分是出口俄。
2025年6月19日,北韓外務省和俄駐朝大使館高規格聯合舉辦朝俄平壤峯會暨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簽訂一週年招待會,政治局常委趙甬元和政治局委員李熙用、崔善姬、努光鐵(國防相)出席,崔善姬致辭說,簽訂條約使「兩國傳統友好關係堅定走上牢不可破而堅實穩固的同盟關係、戰友關係的軌道」。6月24日,俄駐朝大使和大使館成員作爲金正恩的特邀嘉賓,出席元山葛麻海岸旅遊區竣工典禮。6月29日,金正恩會見俄文化部長柳比莫娃,一起觀看俄風景圖片和文藝演出,演出大螢幕展示大量朝軍在俄作戰的圖片、影片。
北韓檯面下渴望與美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檯面上仍然高調反美。6月9日,國際問題評論家金明哲發表反美文章《入境美國問題並不是我們的關心事項》,指責美國現政府把北韓重新指定爲「反恐行動不合作國家」,副總統(未點名范錫)誹謗北韓政治制度,但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避免點名批評和攻擊川普。北韓外務省19日強烈譴責以色列13日凌晨對伊朗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粗暴蹂躪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是「侵略行爲」、「反人類罪行」;23日強烈譴責美國21日對伊朗的軍事攻擊,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其他國際法規,調門比譴責以色列更低些。
金正恩已在全會上重新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相比以往更關注經濟和民生,這對勞動黨和北韓人民而言是福音。決策有慣性,發展也有慣性,除非碰到足夠困難和壓力,很少有人主動改革、積極求變。
6月24日,全會閉幕第二天,金正恩就出席元山葛麻海岸旅遊區竣工典禮,肯定旅遊產業作爲促進文化領域的繁榮發展、推動當地振興、助推國家全盤經濟成長的動力,提出基於葛麻半島開發項目的成果和經驗,將在勞動黨九大上確定最短時間內,在多個地區建設大有前景的各種類型大規模旅遊文化地區的重大計劃。這是金正恩被迫轉向發展經濟,發出的第三個強烈信號。但願不要和搞地方輕工業大躍進一樣,再搞一個旅遊業大躍進,項目貪多求快,遠超國力。
金正恩重點關注政治、軍事,內閣總理具體操盤經濟。據朝中社6月2日、10日、18日報導,6月1日至十二中全會開幕前,政治局常委、內閣總理樸泰成三次視察地方。其中考察三池淵市時,聽取機場改建和北胞胎山地區旅遊區、白樺樹酒店、小白水酒店等旅遊項目進展情況,要求按計劃推進旅遊公路和鐵路工程。由此預測,北韓未來五年將大力發展旅遊業,必然重開國門吸引國際遊客。
配合十二中全會,《勞動新聞》刊載四篇署名文章和一篇社論。署名文章密集歌頌勞動黨,老調重彈,沒有新聞價值,分別是:6月19日《黨中央的唯一領導體系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尊嚴,也是不可抗拒力量》;22日《人民羣衆第一主義是我們黨的基本鬥爭原則》;23日《朝鮮勞動黨是引領我國人民走向新生活新文明的偉大嚮導者》;26日《朝鮮勞動黨的領導力是帶來劃時代變革和蓬勃飛躍的奇蹟之力量》。
6月27日發表社論《爲勝利完成五年計劃,要更加果敢地、更加切實地、更加緊張地進行奮鬥》,強調全會提出爲勝利完成五年計劃、進一步加強國家經濟的自立性和發展潛力的(新)指針。再次暗示沒有這次全會新指針,完成今年任務、八大提出的五年計劃均有難度。社論標題的「三更」直接出處來自朝中社24日通稿結尾部分「要更加果敢地、更加切實地、更加緊張地進行奮鬥」,最終出處或來自金正恩在全會上的講話。
順便再提一下金正恩的健康問題。據朝中社報導21張配圖第11張,金正恩在全會上再次講話,轉身詢問金德訓(時間應爲6月23日下午)時,下意識地右手擱在桌上,支撐身體,且重心偏右。據北韓央視報導影片,全會閉幕慣例演奏《國際歌》,7分26秒至39秒共14秒片斷,金正恩通過搖晃(7分38秒),維持身體平衡,明顯是過於肥胖,腰部和下肢力量欠缺,不能穩定支撐上半身體重。金正恩體力不支、不能久站,先前有先例,2021年1月12日八大閉幕式演奏《國際歌》時,據北韓央視報導1分51秒演奏影片,金正恩分別在第15至17秒、42至44秒、1分18秒至20秒、1分45秒至47秒四次搖晃。
(注:作者爲獨立評論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