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

金正恩治國理政的十大問題

葉勝舟:急於獲取顯赫政績,急於證明人定勝天。新想法、新任務層出不窮,隨意性太大,難免心血來潮、超出國力,基層和中央疲於應對。

5月21日,北韓第二艘5000噸「崔賢」級驅逐艦下水失敗,艦尾滑板提前脫離,艦首傾斜約45度卡在船臺上,導致右舷刮削、艦體扭曲變形、海水從艦尾灌入,艦內設備損壞程度未知。出席下水典禮的金正恩當場大發雷霆,指示嚴查事故責任人。22日至25日,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產線主任韓京學、行政副廠長金勇鶴、中央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先後被拘留。

清津造船廠下水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一、技術不足,以往主要製造民船而非軍艦;二、經驗不足,先前軍艦最大噸位是1500噸「羅津」護衛艦,竟然躍遷建造兩艘5000噸現代驅逐艦;三、硬體不足,缺乏成熟的工業體系支撐,缺乏船塢、吊車、空間,不能用船塢式下水,只好用風險最高的側滑式下水;四、時間不足,明顯趕工期,疑似向6月下旬召開的八屆十二中全會獻禮。

最大的原因和責任人還是金正恩,好大喜功,違背科學、違背常識,遠超北韓國力強推軍事大躍進、「萬里馬」速度,發生重大事故不是第一次(已有飛彈、衛星發射失敗),也不是最後一次。他未經調查先下結論,現場定性事故爲嚴重的「犯罪行爲」,而且上綱上線爲損害了北韓的「尊威和自尊」,同時命令修復工作「無論如何都要在黨中央委員會6月全會召開之前(即一個月)無條件完成」。

您已閱讀13%(525字),剩餘87%(33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