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育川文章檔案

美中貿易戰的實質在技術

黃育川:從發達國家吸收技術是發展中國家過渡到發達國家的必然階段,無可厚非,但中國的營商環境仍有待提升。
2018年5月2日

歐洲對中國投資的吸引力爲何超過美國?

黃育川:中國到歐洲投資是因爲兩者產業結構更爲互補,而且歐盟也更願意接納此類投資。同時政治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7年7月25日

美國對華投資太少而非太多

黃育川:從民粹主義情緒看,貌似美國有太多的FDI流向中國,損害美國就業和貿易。 但真正的問題是:爲什麼美國對華投資這麼少?
2017年5月7日

美國貿易逆差歸咎於中國?

黃育川:美國的貿易逆差在中國成爲出口大國之前就存在很久了,而且鉅額貿易逆差對美國來說也是不可避免的。
2017年1月23日

破解中國債務謎團

黃育川:近10年來,有關中國金融體系瀕臨崩潰的預測週而復始,卻從未應驗。中國債務問題是否被誇大了?
2016年12月14日

川普勝選是否對中國有利?

黃育川:雖然川普當選意味著中國可能獲得地緣政治突破口,提升在亞洲的地位,但這也有不利於中國的一面。
2016年11月21日

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不同解讀

黃育川:中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大幅上升,但仍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各方都承認中國經濟高度扭曲,但樂觀者認爲,只要加以應對,扭曲可成爲提高生產率的源泉;悲觀者則認爲,扭曲將引發經濟衰亡。
2016年4月26日

中國需正確處理經濟再平衡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人們常常爭論是否需要通過實施更多市場化改革來糾正中國金融市場的運作機制,但解決實體經濟中的扭曲同樣重要,正是這些扭曲讓勞動力和資本得不到更有效的配置。
2016年2月14日

人民幣入籃:負擔沉重的禮物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人民幣加入IMF特別提款權籃子,可視作西方金融大國送出的禮物,但這份禮物無疑承載著沉重代價。推動人民幣發展爲國際貨幣,意味著北京方面實現成長和穩定的任務將變得更加困難。
2015年12月7日

轉變中的美中兩強關係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美國認爲中國應承擔更多責任,而北京方面堅持認爲,國際秩序的任何變化應基於新的經濟現實。中美隔閡的真正原因是缺乏信任。
2015年10月19日

人民幣
人民幣應先謀求地區儲備貨幣地位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黃育川:讓人民幣成爲地區性貨幣,而非全球性貨幣,在技術上更可行。爲實現這一目標,人民幣匯率應更多地與亞洲貨幣聯動,而非與美元掛鉤。
2015年9月1日

印度
印度城市化爲何輸給中國?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黃育川:印度調整GDP計算方式後,一些人宣稱,印度可能已經取代中國成爲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但若想像中國那樣取得持續成功,印度需要反思:印度城市化進程爲何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
2015年6月9日

亞投行
亞投行如何樹立正確標準?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亞投行暗示,不會簡單複製世行、IMF等機構的「最高標準」,而是樹立「正確標準」。我認爲,正確標準應包括三大要素。
2015年4月14日

黃育川
中國國企改革難有實效

卡內基基金會黃育川:中國政府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的新戰略難以奏效,因爲簡單地向國企注入民間資產,而不變更實際控制人及其激勵機制,不太可能改變國企行爲。
2014年11月25日

中國影子銀行風險被高估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中國影子銀行真正高風險的部分佔GDP比重並不高,只有在這些資產表現異常糟糕,政府又管理不力的情況下,纔會對銀行體系構成威脅。
2014年7月20日

中國可持續成長的出路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市場期盼中國政府能推出更多微刺激方案,如放鬆購房限制和信貸,但這不僅無助於可持續成長,還會引發新一輪泡沫。唯一出路在於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議程中促進提高生產率的部分。
2014年6月4日

城鎮化
讓市場力量決定城鎮化進程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中國最新公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亮點不少,但缺陷在於要求「嚴格控制」特大城市規模,引導勞動力向中小城市遷移。這不僅違反「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還會加大中國實現生產率成長的難度。
2014年4月1日

違約
中國會讓國企違約嗎?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超日違約只是讓我們知道了中國政府在處理民營企業債務違約問題上的選擇,但關鍵問題是政府是否願意讓國有企業違約。
2014年3月24日

利率
中國存款利率太低是假象

卡內基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無論與其他國家比較,還是以「均衡」利率概念衡量,中國存款利率都太高,而非太低。中國眼下隱現的房地產泡沫並非受存款利率過低驅動,而是資本管制、股市和土地市場扭曲所致,恰恰突顯出加強治理和監管體制的重要性。
2014年1月9日

爲「中國夢」注入實質內容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全會公報包羅萬象,但缺乏具體的行動規劃。對市場來說,更緊迫的問題是這屆政府能否遏制債務成長、爲民營經濟鬆綁。對老百姓來說,減少社會不公、腐敗和汙染是「中國夢」的實質。
2013年11月15日

中國城鎮化要邁「三道坎」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李克強的城鎮化計劃潛力巨大,但不應低估變革面臨的阻力。這位中國新總理必須克服既得利益者的阻撓。
2013年3月15日

中國應拆分「大」銀行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通過引入更多競爭、拆分那些「大到無法管理」的銀行,中國銀行業的業績不僅能得到改善,也可以避免資金的濫用。
2013年1月30日

中國經濟減速的背後

世界銀行前中國業務局局長黃育川:中國經濟放緩,是較長期的結構轉型和金融危機後「擴張-緊縮-擴張」的政策週期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中國的較長期結構轉型,是朝著一種更可持續的成長模式轉變。
2012年9月6日

中美雙邊投資爲何少?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即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近年才變得規模龐大,但迄今只有1%流向美國。鑑於幾十年前日本作爲美國盟友尚且遭遇敵意,美國能否爲中國對美投資營造更友好氛圍?
2012年7月26日

中國應爲金融鬆綁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作爲一種爲政府目標服務的工具,金融抑制作用曾經十分顯著。如今,延續這種政策可能帶來麻煩。
2012年5月6日

中國須增進社會平等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面臨嚴峻挑戰。新一屆領導人若想避免社會動盪加劇,須緩解社會不平等現象。
2012年3月12日

中美應多談技術,少談貿易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黃育川:習近平訪美,雙方會談取得成效的前提是,歐巴馬不再拿匯率這類老套抱怨作開場白,而是把重點放在美國創新與中國製造的聯姻上。
2012年2月14日

如何讓中國經濟轉型?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中國政府應爲農民工提供更多社會保障,鼓勵企業增加派息,這可能推動消費佔GDP的比例提高約5個百分點,還將縮小中國的收入差距。
2012年1月29日

2012年的中國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黃育川:這一年,中國「第五代」領導層將集體亮相,中國經濟將轉向較低速成長之軌,繼續注重保持穩定的中國將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
2012年1月12日

人民幣
人民幣:可升亦可降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黃育川:對中國來說,更重要的是擴大匯率彈性。一直以來,中國擴大匯率彈性的難點在於如何找到合適的時機。近期人民幣連跌,說明眼下正是時候。
2011年12月13日

中國或以財政政策應對下行風險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儘管中國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很大,但它在調整利率或匯率方面其實並無多大靈活度,或許只能求助財政政策。
2011年12月11日

中國金融體系的真正風險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中國銀行體系中的隱性虧損實際上是準財政赤字,而非傳統意義上的不良貸款。中國政府的真正挑戰是,承認增強財政體系、使之以更透明、更不易損害穩定的方式滿足支出要求的重要性。
2011年11月24日

中國經濟成長並未失衡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中國貿易順差約佔GDP2%至3%,只要將消費、投資和政府支出佔GDP比例分別提升不到1個百分點,便會解決這個問題。
2011年6月19日

非均衡成長模式令中國受益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如果沒有異常高的投資率,中國這樣規模的國家不可能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裏維持兩位數成長。
2010年10月11日

美國不應「緊盯」人民幣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中國沿海地區生產成本的上升,已開始推動企業向內陸轉移。在這一進程中提早讓人民幣升值,會加大中國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競爭的難度。
2010年8月13日

人民幣
中國應該讓人民幣貶值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圍繞人民幣匯率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人民幣幣值,二是其靈活性。實際上,首先解決後一個問題更爲重要,而「基於市場」的人民幣,可能會逐漸走弱、而非走強。
2010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