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印度

印度城市化爲何輸給中國?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黃育川:印度調整GDP計算方式後,一些人宣稱,印度可能已經取代中國成爲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但若想像中國那樣取得持續成功,印度需要反思:印度城市化進程爲何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

人們普遍預期,有了莫迪(Modi)的「魔法」、充裕的年輕勞動力以及更爲自由的政策機制,印度最終將充分實現其經濟潛力。最近印度調整了國內生產毛額(GDP)計算方式,結果使一些人宣稱,該國可能已經取代中國成爲全球成長最快的經濟體。然而,要想像中國那樣取得持續成功,印度就需要認真審視一下,與中國相比,本國的城市化進程爲何遭遇慘敗。

40年前,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爲貧窮的國家面臨類似的經濟前景。由於大部分勞動力一直從事自給農業,而且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它們發展努力的成功與否將由城市化進程決定。1980年,印度的城市化率爲25%,比中國的20%領先一步。現在,中國的城市化率成長一倍多至53%,而印度僅略微成長至32%,甚至在這個水準上,它的城市還以更爲隨處可見的貧民窟爲特點。一些人相信,中國的城市化率甚至可能已經達到了飽和點。

中國由工業化驅動的快速城市化進程導致其實際薪資水準持續兩位數成長,從而使得約6億農村人口擺脫貧困,同時中國從1980年到2010年平均每年10%的GDP成長有一半來源於此。相比之下,儘管服務業發展引人矚目,但印度沒有實現製造業部門的蓬勃發展,大部分勞動力仍從事生產率低下的農業活動。

您已閱讀31%(504字),剩餘69%(11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