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加拿大與印度重啓外交關係

兩國領導人決定結束錫克教活動家之死引發的長達兩年的外交爭端。

中印建交75週年:中國學者的人文交流現場札記

復旦大學學者張帆表示,親身走入對方社會,會發現中印彼此間存在不少資訊鴻溝,有不少經不起推敲的刻板印象,我們應讓真實的一面顯現出來。

巴基斯坦軍方警告印度不要在克什米爾衝突中「玩火」

巴基斯坦高級軍官呼籲國際夥伴阻止新德里發動進一步襲擊。

蘋果
川普抨擊蘋果從印度向美國供應iPhone的計劃

川普繼續推動蘋果公司在美國生產iPhone。

印度和巴基斯坦如何從戰爭邊緣撤退

印巴在美國干預下達成停火協議,但華盛頓爲避免全面戰爭而進行的外交干預卻讓印度感到不滿。

印度
莫迪盛讚印度與拉美關係蘊含「新能量」

新德里方面發起的魅力攻勢旨在確保印度能源轉型所需的鋰和銅供應。

印度
莫迪誓言「查明、追蹤並懲罰」克什米爾襲擊者

槍擊慘案致至少26死17傷,引發印巴衝突擔憂

馬斯克獲印度兩大電信巨擘支持,將星鏈引入印度

印度最大的兩家行動運營商放棄反對並簽署了協議。

莫迪在德里選舉中應對中產困境

印度總理莫迪公佈了減稅措施,試圖拉攏中產階級,並藉助去年年底贏得兩個邦選舉的勢頭再接再厲。

印度對中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提出擔憂

印度擔心,這座大壩位於地震多發的西藏,可能引發下游的洪水和水資源短缺,同時讓中國在中印間任何潛在對峙中佔據上風。

新加坡學者蘭詹:中印經貿與地緣競爭的未來演變趨勢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蘭詹表示,印度既追求與中國經濟合作帶來的實際利益,也努力應對國內「經濟民族主義」高漲所帶來的壓力。

德國
德國總理蕭茲執政以來爲何三度出訪印度?

袁傑:德國政府制定「聚焦印度」政策檔案,這與德國去風險和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目標相關,但德企進入印度不是爲了取代中國,而是一種補充。

「習莫會」釋放出中印關係解凍信號

這是兩國領導人五年來首次舉行正式雙邊會晤。幾天前,兩國就邊界地區巡邏安排達成了協議。

訃告
印度著名商人拉坦•塔塔去世,享年86歲

這位實業家曾領導塔塔集團收購捷豹荒原路華和英國鋼鐵廠,結果喜憂參半。

馬爾地夫放棄「印度退出」方針後獲印度援助

馬爾地夫總統曾試圖將羣島向中國傾斜,但7.6億美元的貨幣互換額度鞏固了與印度的關係。

印度
印度Hero公司將在英國和歐洲推出電動摩托車

Hero執行長古普塔表示計劃於2025年中期進入發達市場。

阿達尼
肯亞法院暫停阿達尼運營奈洛比機場的交易

法律挑戰是對阿達尼集團海外擴張努力的最新打擊。

奧運會
爲什麼印度在體育方面如此糟糕?

帕裏克:相對於其人口和經濟實力,印度在奧運會上的表現並不突出。

洩露信件顯示俄羅斯在印度建立祕密貿易管道

莫斯科計劃利用從石油銷售中獲得的大量盧比,購買用於戰爭的敏感電子產品。

聯合國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應與時俱進

馬凱碩:如果英國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讓給印度,也算是以一種詩意的方式伸張了正義。

印度億萬富翁米塔爾爲何與英國電信重新建立聯繫?

英國電信曾持有巴蒂集團21%的股份,但現在雙方角色互換。

阿達尼
興登堡研究:印度證交會主席投資了阿達尼關聯基金

印度證交會主席布赫和她的丈夫否認她偏袒阿達尼,並表示二人的財務狀況是「公開的」。

印度推廣機場面部識別 人們擔心其變「監控國家」

Digi Yatra Foundation執行長稱,這項技術可以將機場排隊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印度將要趕超中國成爲新興市場股指中權重最大的國家

印度在全球股票基準指數中的權重升至近五分之一,而中國已從2020年的逾40%降至四分之一。

別再拜倒在富人腳下

凱莉:亞洲首富之子花費6億美元的婚禮引起的反響,似乎表明世人不再反感大肆鋪張的炫富行爲。

印度警告英國不要對貿易談判強加最後期限

印度商務部長表示,印英雙方在主要細節問題上「意見一致」。

爲什麼說印度會成爲超級大國

沃爾夫:印度將對世界的未來面貌發揮很大影響力,但這個國家面臨巨大的內部挑戰。

特斯拉
馬斯克取消印度行、放莫迪鴿子的幕後故事

特斯拉執行長4月取消了印度行程,之後意外到訪北京,與中國達成全自動駕駛技術協議。

債券被納入摩根大通指數,印度將迎來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

分析師警告稱,印度債券被納入主要基準可能會加劇市場波動。

IPO
現代汽車推進印度子公司上市,或成印度史上最大IPO

這家南韓汽車製造商尋求充分利用印度這個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的蓬勃需求。

普華永道印度業務負責人申請加入全球領導團隊

克里尚希望能與中國同行一樣,躋身這家公司具有影響力的網路領導團隊。

印度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在大選中取得突破

印度反對黨領袖和國大黨盟友在剝奪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的絕對多數席位後精神振奮。

大選受挫後,莫迪尋求組建政府

在印度人民黨失去議會下院的絕對多數後,莫迪被迫依賴規模較小的盟友。

印度
印度總理莫迪有望贏得第三個任期

計票結果顯示莫迪領導的執政聯盟有望贏下此次大選,但獲得的多數席位將少於預期。印度股市遭大幅拋售,基礎設施和防務集團領跌。

德里遭遇創紀錄熱浪,氣溫飆升至近50攝氏度

科學家警告稱,日益極端的夏季高溫已成爲印度的一項公共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