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係

中印建交75週年:中國學者的人文交流現場札記

復旦大學學者張帆表示,親身走入對方社會,會發現中印彼此間存在不少資訊鴻溝,有不少經不起推敲的刻板印象,我們應讓真實的一面顯現出來。

軍事簡報:印度與巴基斯坦軍力對比

兩個擁核鄰國發生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交火。

印太
印度與非洲多國舉行史上最大規模海軍演習

六天的演習由坦尚尼亞聯合主辦,肯亞、模里西斯和南非等另外八個國家也將參加,目的是提升印度在非洲的影響力和在印度洋的存在。

中國收緊關鍵技術、礦物和工程師出境管制

中國相關部門加大了某些工程師和設備出境的難度,並開始限制輸出某些關鍵技術。受影響企業包括富士康和寧德時代。

印度對中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提出擔憂

印度擔心,這座大壩位於地震多發的西藏,可能引發下游的洪水和水資源短缺,同時讓中國在中印間任何潛在對峙中佔據上風。

新加坡學者蘭詹:中印經貿與地緣競爭的未來演變趨勢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蘭詹表示,印度既追求與中國經濟合作帶來的實際利益,也努力應對國內「經濟民族主義」高漲所帶來的壓力。

「習莫會」釋放出中印關係解凍信號

這是兩國領導人五年來首次舉行正式雙邊會晤。幾天前,兩國就邊界地區巡邏安排達成了協議。

印度宣佈與中國達成邊界巡邏安排

印度外交祕書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峯會前夕宣佈這一諒解,稱這將「實現脫離接觸,並解決2020年在這些地區出現的問題」。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俄羅斯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莫迪首次訪問俄羅斯。新德里方面擔心,西方對俄製裁已促使俄羅斯與中國走得更近。

大量中國籍科技從業者無法辦理印度簽證

在與中國外交關係惡化之際,莫迪渴望打造製造業大國,但業內人士稱,對涉華FDI及簽證的審查阻礙了跨國公司向印度的轉移。

馬爾地夫議會選舉 親中總統所在政黨大獲全勝

親中的馬爾地夫總統穆伊祖所在的人民國家大會黨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此事使得中印在該地區正在進行的角力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

莫迪:「我們的國家正處於騰飛的邊緣」

接受FT專訪時,印度總理莫迪談及了與美國不斷發展的關係,並回應了有關他對民主構成威脅的說法。

印度
聊聊印度:我們那個不可思議的鄰居

苗綠:中印之間不存在戰略性的根本分歧,兩國的現實交往即便有一些摩擦,但總體看來還是合作多於衝突、積極大過消極。

詠竹坊
印度針對層出不窮 中國手機續受打壓

印度指控Vivo的員工申請簽證時未披露僱主資訊,並以涉嫌洗錢爲由逮捕了一名中國高階主管。

印度逮捕vivo員工

過去18個月,印度官方機構還將目標對準Oppo和小米等其他手機企業。

「一國一策」系列之一:印度到底是「淘金天堂」還是「外資墳場」?

本文從三個視角對印度市場風險和機遇進行梳理:一是印度市場機會多還是風險多;二是印度投資:外資的天堂還是墳場;三是中國企業在印度是否還有機會。

G20
印度堅稱將力爭在G20峯會促成共識

印度官員表示,新德里方面的目標是推動本週末的峯會就一份領導人宣言達成共識,他還淡化了印中緊張關係。

印度
印度官員:對中國投資持開放態度

印度電子與信息技術國務部長錢德拉塞卡爾表示,對所有投資持開放態度,包括中國的投資。

莫迪訪美期間兩國達成國防和技術合作協議

這些協議表明華盛頓有意拉近與新德里的距離,以對抗中國的影響力。

印度
中資設法重返印度

一些與中國有關聯的科技公司找到了辦法重返印度。時尚電商公司Shein重啓印度業務,射擊遊戲《絕地求生:印度版》重新上架。

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啓動「活力鄉村計劃」

在印中這兩個人口大國之間緊張加劇的背景下,印度力求在有爭議的邊境地區改善生活條件和就業前景,來加強影響力。

莫迪
印度反對黨就中印邊境衝突向莫迪施壓

對於展現穩定和強大公衆形象的民族主義領導人莫迪來說,挑戰在於如何在不升級局勢的情況下展示堅定立場。

中印士兵在爭議邊境發生衝突

一位獲悉印度方面關於此事說法的人士表示,在上週五發生在達旺的衝突中,雙方均有士兵受「輕傷」。

印度
印度的雄心:成爲南亞最受歡迎的債權國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和印度洋的項目激增,印度也加大了在該地區的基礎設施貸款力度。

印度加緊整治中國手機製造商

在政府推動「印度製造」的背景下,印度當局最近對小米和vivo採取突擊搜查、訴訟和資產扣押行動,上週又指控OPPO逃稅。

中國譴責印度頻繁調查中國企業

印度執法局週二突擊檢查了Vivo及其經銷商的44處生產經營場所,這是印度針對中資公司的最新行動。

印度
國家利益令印度不願與俄羅斯割席

印度的關鍵大宗商品和軍火供應仍依賴俄羅斯,西方與印度相距遙遠,而鄰國中國對印度的戰略威脅要大得多。

海蔘幫助中國拓展在斯里蘭卡的影響力

斯里蘭卡北部淺水海域適合海蔘養殖,儘管其養殖場的規模現在還不大,但這項事業出人意料地激起了印中兩國在斯里蘭卡的實力競賽。

今年印度科技融資有望創紀錄,中國投資者失之交臂

今年有望成爲印度新創企業融資創紀錄的一年,但印度去年出臺的新規實際上已將中國投資者排除在印度科技行業之外。

莫迪將會見克什米爾領導人

分析人士稱,印度作出這一轉變是在美國施加壓力之後。美國在準備從阿富汗撤軍之際,迫切希望印度與巴基斯坦改善關係。

印度外長:邊境安寧是印中經貿聯繫的基礎

蘇傑生在FT聯合舉辦的一個活動上稱,印中關係在邊境恢復安寧之前不會有起色。他警告,除非恢復和平,否則印中衝突會帶來更大經濟後果。

印度疫情爲中國打開南亞大門

印度的第二波新冠疫情正蔓延至鄰國。這爲中國提供一個機會,可以通過提供疫苗和醫療援助來進入被印度視爲「後院」的地區。

騰訊
騰訊以「債轉股」的方式繼續突破印度投資市場

王英良:騰訊突破了印度較長時間以來對中國投資的限制,也表明印度政府表現出了一定彈性。當前中國對印投資更需要技巧和對機遇的把握。

印度
印度與「一帶一路」:對接還是對沖?

楊超:雖然對「一帶一路」倡議也有部分參與,但印度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性不強,而對沖性意味濃厚。

TikTok
TikTok如果撤離印度將意味著什麼?

王英良:從持股人以及商業邏輯上講,TikTok撤離印度具有較大機率。這對TikTok的全球發展戰略和中印關係都會產生相當的影響。

中國承認四名軍人在去年中印邊境衝突中陣亡

中國首次承認四名軍人去年在喜馬拉雅山與印度軍隊發生衝突時陣亡。目前雙方已開始撤軍,以化解拉達克東部的邊境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