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路透、彭博等國際媒體報導,自遭到印度政府打壓後,抖音國際版「TikTok」印度市場公司已經裁員90%,其母公司字節跳動一直試圖尋找補救方案,目前正研究將TikTok印度業務出售給印度的同業公司Glance。訊息人士指出,這是由日本軟銀集團發起的不公開討論,由於涉及軟銀、字節跳動、Glance,而且最終需要獲得印度政府的批准,因此情況較爲複雜,目前尚處在初期討論階段。
但從持股人以及商業邏輯上講,TikTok撤離印度具有較大的機率。首先,印度政府的安全政策不允許TikTok在印經營。印美關係在川普執政期達到新高,兩國在安全領域上針對中國的指向明顯。由於美國國會重量級議員以「國家安全」爲由調查TikTok,這引起了其他國家對中國運用型APP的審查。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在2020年6月29日宣佈,禁止包括TikTok和WeChat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隨後升級並禁止數以百計的中國APP運用。其次是印度的產業保護主義的需要。印度擁有先進的電腦、網信產業集羣,在軟件開發上走在全球前列。在商業模式基本公開透明的情況下,TikTok的成功使得競爭對手複製其商業和盈利模式並不是難事,而印度本土企業完全具備這個實力,如果政府幫忙控制市場,實施投資保護主義,那形成與TikTok比肩的產品也並非難事。同時,印度將直接投資作爲一種槓桿以表現對中國的「不滿」態度。在國際關係緊張之際,跨國公司往往會成爲犧牲品。在難以獲得印度政府的支持下,TikTok作爲跨國公司將很難在印度立足。而這對TikTok的全球發展戰略、對中印關係都會產生相當的影響。
從TikTok的全球發展戰略上講,如果撤離,TikTok將失去在南亞的重要份額。印度是區域性大國,同時也是人口大國,TikTok的商業模式之一在於主打人羣娛樂,其往往選擇特定的人口集羣做推廣。印度政府以行政手段排擠TikTok意味著其在南亞的佈局面臨「滑鐵盧」。印度是全球人口大國中唯一實施完全禁止TikTok的國家。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一旦局勢緊張,印度這一禁止措施可能被其他人口大國,比如於中國在南海存在利益衝突的印尼等效仿,並逐步在重要的區域內將TikTok排擠。這或將使得TikTok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和地緣政治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