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印度

聊聊印度:我們那個不可思議的鄰居

苗綠:中印之間不存在戰略性的根本分歧,兩國的現實交往即便有一些摩擦,但總體看來還是合作多於衝突、積極大過消極。

印度是中國的重要鄰國。長期以來,國人對印度一直印象刻板,缺乏深入瞭解的興趣和動機。這與印度這個國家的重要性極不匹配。

更改國名是印度民族主義情緒不斷積累的結果

據印媒報導,莫迪政府可能會在不久後舉行的議會特別會議上,提出一項把印度(India)國名更改爲「巴拉特」(Bharat)的決議。印度英文官方檔案在提及國家、政府部門、國內外信函時都使用「印度」這一名稱,但以印地語出版的檔案則使用「Bharat」(譯爲巴拉特或婆羅多)。「Bharat」是梵語辭彙,詞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獻往世書和史詩《摩訶婆羅多》,字面意思是「承載/攜帶」,實際意爲「尋找光明/知識的人」。「India」這個稱謂要到英國殖民時期才確立,歷史相對較短。

您已閱讀9%(310字),剩餘91%(31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