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暴跌和經濟持續失穩的兆頭,已促使中國政府在調整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採取一種更爲謹慎的態度。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歐元暴跌給中國提供了一個提高匯率靈活性的絕佳機會。中國應立即行動,而不是等待危機消退。而或許會讓許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國首先應該讓人民幣貶值,而不是升值。
過去,中國政府一直不願屈從全球壓力,讓人民幣升值,因爲既然市場認定人民幣在可預見的未來會升值(即便是漸進式升值),一旦升值,將刺激投機性資金的流入。據估計,過去10年,每年流入的資金中,大概有20%至40%是押注人民幣升值(要麼是穩步升值,要麼是通過一種有節制的方式)的「熱錢」。這些熱錢的湧入,加大了讓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並造成了一些中國本已窮於應對的負面結果。
這些破壞性後果包括流動性過剩以及低於期望水準的利率——在此影響下,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會被推升至不可持續的水準,資產價格出現重大崩盤的可能性也有所加大。北京和上海的房價顯然過高,而需求卻有增無減。儘管過去一年許多樓盤的售價翻了一番,租金卻裹足不前。由於業主等著「高拋」,大量房屋仍然空置。出於這些考慮,中國不應鼓勵單向押注匯率升值。
您已閱讀29%(484字),剩餘71%(11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