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看懂中國銀行業相比,從其身上賺到錢要容易一些。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是巨大的賺錢機器,但在許多認識到中國經濟弱點的人士看來,四大行正是問題所在——它們實際上反映出其他領域的扭曲。事實上,中國的銀行安全得過頭了。如果引入更多競爭、拆分那些「大到無法管理」的銀行,中國銀行業的業績也許能夠得到提升。
許多批評人士把問題歸於中國僵化的利率,人們認爲中國的利率相對於通膨率而言實在太低。另一些人士則指出,政府的過度干預正在催生房地產泡沫等諸多風險。還有些人士提醒我們,大型國有銀行坐擁鉅額的居民存款,鑑於治理防範措施鬆懈,這些銀行會經不住誘惑、濫用本行控制的資金。
但在全球貨幣體系充斥流動性之際,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實際利率已處於相對較高的水準。中國資本市場深度不夠、利率水準難以由市場力量決定,四大行的主導地位也減弱了加大利率靈活性的好處。房地產泡沫的出現與資本管制關係更大。資本管制導致投資者很難將存款轉移到境外,因此助長了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此外,鉅額的居民存款是投資機會有限經濟體中民衆大規模儲蓄的必然結果。
您已閱讀27%(459字),剩餘73%(12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