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擔心中國的影子銀行業,即受監管的銀行以外的金融。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對中國影子銀行業日益壯大提出了警告,同時批評者援引無數似乎高風險且不負責任的放貸警告稱,一場金融危機正在醞釀中。
影子銀行業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危險,還是隻是證明了金融體系趨於成熟?這取決於它的規模和風險狀況。數個不同的估計顯示,影子銀行業佔新增信貸的比例已從2008年的約20%翻了一番,至2013年6月的40%,其規模大約佔到未償貸款存量的四分之一。
影子銀行業有許多不同含義,但從風險評估目的出發,一個有用的定義是隻包括與正規銀行業體系有聯繫的、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活動,比如理財產品、銀行承兌匯票、信託產品和委託貸款,而不包括邊際貸款形式。與這種定義相符的估計是,影子銀行業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0%-60%,或者大約佔到銀行業資產的25%-30%。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估計,全球而言,影子銀行業佔到GDP的117%,以及銀行業資產的52%,全都是中國水準的兩倍多。在中國,人們更擔心的是影子銀行業的快速成長,而不是其整體規模。
您已閱讀25%(480字),剩餘75%(14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