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

網路
TikTok鏡鑑:中國網路公司如何應對全球監管挑戰?

周掌櫃:在當前國際局勢充滿變數的背景下,被定義爲「中國或中國背景」的網路平臺如何在法律合規下更好開展全球本地化業務?

展望加密市場2025年關鍵趨勢:合規落地、創新突破、DeFi 融合、AI踐行

翁曉奇:加密資產已從技術驅動力量成長爲全球經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創新與秩序間達成平衡,它才能爲金融體系帶來更爲積極、深遠的變革。

監管
從阿里巴巴訴訟和解看資本市場監管當局的角色

鄭志剛:正是由於美國資本市場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法律訴訟制度近乎 「吹毛求疵」和「不近人情」,纔對公司內部人的道德危機行爲形成巨大的威懾。

監管
那斯達克和德意志交易所歐盟業務遭突擊檢查

歐盟委員會稱,已對相關公司在歐盟境內的辦事處進行了事先不打招呼的檢查,以確定其是否從事了反競爭行爲。

大數據
演算法孿生:從大數據殺熟到隱性合謀

雷驍、高品、楊宗森:追求價格公平的同時,一個更爲隱蔽的風險逐漸浮現:企業可能會利用定價演算法達成隱性合謀,從而在競爭市場中維持壟斷價格。

信託
新監管評級對信託業意味著什麼?

李楠、陳開宇:目前信託業整體處於治理整頓期,對涉案信託公司加強追逃、保全清算,如何形成外部強監管、內部權利制衡的機制?

蘋果是如何變成一隻人工智慧股的?

僅僅宣佈加入人工智慧的行列就讓蘋果市值增加數千億美元,這充分說明我們正處於泡沫之中。

歐盟準備迎接加密貨幣的信仰飛躍

批評者認爲,在MiCAR正式亮相前夕,它已經顯得過時了,很可能會阻礙創新,限制歐盟公民和企業使用世界其他地方的產品。

監管
大型科技股投資者應更多關注歐盟的監管行動

布魯塞爾的最新行動瞄準了幫助科技巨擘鞏固其權力的一些核心做法。

反壟斷
美國監管者盯上縱向兼併

布魯克•馬斯特斯:多年來,執法者一直主要聚焦於橫向兼併,但現在情況已經改變。

股市
證券監管新規下,券商如何變強大?

李楠、陳開宇:圍繞新「國九條」,證監會若干配套制度規則也相繼發佈。證券市場將迎來一次行業治理,這對券商等機構有何影響?

美國企業與中國專家就AI安全開展祕密外交

在兩個超級大國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爭奪霸主地位之際,這些先前未被報導的會談是中美合作的罕見跡象。

AI監管不止關乎安全

薩斯坎德:近期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辯論也關乎人類想要爲自己創造什麼樣的文明。

吳恩達:讓世界擁有更多智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這位電腦科學家表示,不應該相信有關人工智慧末日的炒作,監管機構如果相信這種炒作,只會讓既得利益者受益。

馬克宏警告歐盟新AI法案可能阻礙創新

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爲,這項里程碑式的法規可能會使歐洲科技公司落後於美國、英國和中國的競爭對手。

通用人工智慧將至,人類如何治理?

本希奧:也許我們不久之後就能實現通用人工智慧,但社會並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對人工智慧進行真正負責任的治理刻不容緩。

人工智慧監管上的「小圈子」與「大集體」

張冬方:人類共同面臨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沒有誰可以獨自應對自如。

英國AI峯會取得「外交成功」但暴露全球緊張

此次峯會上28個國家承諾共同努力應對AI帶來的生存風險。峯會吸引到科技行業的一些頭面人物與會,但它也暴露了圍繞AI發展的根本層面的緊張。

沒有透明度,AI監管就無從談起

沙克:人工智慧公司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但它們對數據和演算法的保密程度也越來越高,這使得研究人員無法評估其模型的安全性。

中國科學家在全球AI峯會前呼籲嚴格監管

數名與會中國科學家與西方學者簽署聯合聲明,警告人工智慧將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他們呼籲採取的措施比美歐提議的更嚴格。

必須讓非科技業的企業領導者參與AI政策制定

凱瑟琳•帕森斯:非科技業的企業領導者可以就如何幫助勞動者應對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失業風險提供更務實、甚至更有同理心的建議。

科技巨擘聯合推動填補人工智慧監管「空白」

微軟、OpenAI、Anthropic和谷歌挑選了一位美國智庫專家,來領導它們爲填補全球人工智慧監管「空白」而設立的聯合論壇。

Meta科學家楊立昆反對過早監管人工智慧

這位Meta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表示,過早監管將會扼殺競爭。

英國計劃建立人工智慧全球諮詢小組

這是蘇納克尋求將英國置於AI領域核心的努力的一部分,大臣們正尋求制定一套應對AI相關風險的全球策略。

中國預計將出席英國人工智慧峯會

據悉中國將至少派出一名代表參加下月在英國舉行的AI峯會。英方希望本次峯會能夠就如何規範這項快速發展的新技術制定一套國際方法。

印尼新規對跨境電商行業的深遠影響(一):社交電商在印尼的末日

李瀚明:通過對在電商廣告中使用推薦系統這一電商生命線的直接限制,印尼新規對印尼國內電子商務和社群媒體行業的影響是極爲深遠的。

英國副首相:人工智慧對多邊體系構成「令人警醒的考驗」

道登說,AI的挑戰將改變國家間的關係,並需要「一種新形式的多邊主義」。他爲英國邀請中國參加AI監管峯會的決定進行了辯護。

制定人工智慧規則的全球競賽

業界和政策制定者一致認爲這一新興技術需要監管。但沒人確切知道應該怎樣做。

中國的商業信心問題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努力重振經濟之際,如何恢復商業信心成爲一個關鍵問題。

監管
大型科技公司面臨新的歐盟法律義務

在歐盟競爭法的影響下,蘋果的 AppStore、谷歌的YouTube等服務將需要徹底改革。

恆大
如何監管恆大?

聃丘泰、溫建東:諸多債權人尤其銀行,在嚴格微觀審慎管理下爲什麼依然會成爲恆大「冤大頭」呢?誰來監管非金融「系統重要民營企業」?

頂級科技公司聯合成立人工智慧前沿模型論壇

Anthropic、谷歌、微軟和OpenAI聯合建立人工智慧前沿模型論壇,但批評者認爲它們此舉是想避免監管。

反壟斷
法國就廣告服務的數據使用問題抨擊蘋果

法國反壟斷機構稱這家iPhone製造商濫用市場主導地位,對用於廣告服務的個人數據使用施加條件。

OpenAI創辦人的人工智慧願景在政府遭遇阻力

奧爾特曼正在領導一些項目,他認爲這些項目將使世界爲通用人工智慧做好準備,但這卻引來了監管機構的審查。

英國將加強對網路平臺非法內容的監管

社群媒體和廣告技術集團將承擔更多責任,監管詐騙行爲以及兒童能看到的內容。

開放是消除AI恐懼的良方

克萊格: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進步使人們既興奮又惶恐,那麼,這些技術應該由少數大型科技公司還是整個社會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