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

新監管評級對信託業意味著什麼?

李楠、陳開宇:目前信託業整體處於治理整頓期,對涉案信託公司加強追逃、保全清算,如何形成外部強監管、內部權利制衡的機制?

2023年11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出臺了《信託公司監管評級與分級分類監管暫行辦法》,將信託公司劃分爲一至六級。2024年8月評級結果出爐,監管部門並沒有公開公佈,而是逐一向信託公司口頭傳達評級結果,獲評一級的信託公司僅兩家,這與2018-2021年期間獲評A類信託公司數目在20家以上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立刻引起信託圈的震動。有人認爲此次最新監管評級是首次將信託公司分爲一至六級,似乎是信託業的標誌性事件,從不同視角來看,這一說法既不準確又是準確的。

一、從制度演變視角看,本次評級不應該引起信託圈的震動

其實我國監管當局對信託行業監管的法規體系一直在不斷加強之中。90年代期間,信託行業大案要案頻發,就已成爲銀監會的監管重點,國家陸續出臺了多個針對信託公司監管的法律法規。

您已閱讀18%(335字),剩餘82%(15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