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展望2025
關注
從產業經濟視角看中國足球困境
李楠、陳開宇:中國足球做不好在於產業組織形式定位不清晰,走在體制與市場之間,形成利用體制權力獲取市場化利益通道。解決之道是放開市場,公平自由競爭。
1月13日
金融
關注
從「和合系」實控人歸案看金融監管
李楠、陳開宇:從中植系、海銀系、到和合系等案件的爆發,行業問題何在?不僅需要對涉案人員進行懲處,更需要認真審視金融監管哪裏出了問題。
2024年10月28日
數位資產
關注
關於數據資產的思考
李楠、陳開宇:數據是資產,但這與數據能否象有形資產那樣被估值被定價被入表被交易是兩碼事兒。數據資產可以入表嗎?
2024年10月15日
貨幣政策
關注
關於貨幣政策的思考
李楠、陳開宇:美聯準降息,爲中國打開降息空間?央行是否應「放水」救股市?貨幣政策能做什麼和應該做什麼?中國經濟當前問題能靠降息解決嗎?
2024年9月22日
信託
關注
新監管評級對信託業意味著什麼?
李楠、陳開宇:目前信託業整體處於治理整頓期,對涉案信託公司加強追逃、保全清算,如何形成外部強監管、內部權利制衡的機制?
2024年9月4日
銀行
關注
民營銀行未來會如何?
李楠、陳開宇:今年是第一家民營銀行成立十週年,近期也有地方國資成爲民營銀行大股東。民營銀行未來路在何方?
2024年8月26日
股市
關注
證券監管新規下,券商如何變強大?
李楠、陳開宇:圍繞新「國九條」,證監會若干配套制度規則也相繼發佈。證券市場將迎來一次行業治理,這對券商等機構有何影響?
2024年4月15日
金融監管
關注
如何完善金融監管體系?
李楠、陳開宇: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需要做到:監管無死角;監管尺度一致;處罰尺度一致。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又需要如何做?
2024年3月26日
展望2024
關注
展望2024需立足全球視角(下)
李楠、陳開宇:中國經濟低谷期在23年已經見底,最大不確定性其實是自己怎麼做?儘管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中國2024年具有三大機遇。
2024年1月30日
展望2024
關注
展望2024需立足全球視角(上)
李楠、陳開宇:經歷了三年疫情,各國復甦之路各有不同。一個個智者相繼離我們遠去,我們是否還有足夠智慧去面對這越來越不確定的世界。
2024年1月25日
加密貨幣
關注
美國批准現貨比特幣ETP意味著什麼?
李楠:基於加密貨幣投機泡沫本質,現貨比特幣ETP無異於在賭博遊戲上發行股票;這樣的機制中,金融中介固有的「代理人問題」會被無限放大。
2024年1月16日
web3.0
關注
爲什麼不應該批准比特幣上的ETF?
李楠:美國不應批准比特幣上的ETF。比特幣一旦被做爲一種可交易的「金融資產」或徹底淪爲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的投機泡沫,交易場所將與賭場無異。
2023年12月29日
金融監管
關注
金融反腐:能否帶來行業新十年?
李楠、陳開宇:40多位銀行高階主管接受審查調查,對行業影響如何?金融反腐的關鍵是要有清晰政策,還需要思考如何監管「監管者」的問題。
2023年6月29日
蒙格
關注
爲什麼商業銀行不應做投行業務?
李楠:波克夏股東會上,蒙格說商業銀行不應做投行業務,對中國有何啓發?科技新創企業宜用直接融資,投資人須分擔風險,「投貸聯動」不適用。
2023年5月9日
房地產
關注
由「保交樓」糾紛看地方投資環境的改善
李楠、陳開宇:保交樓糾紛中,地方政府與銀行陷入「囚徒困境」。地方政府需放下強勢架子,以法律和契約尋找共贏。
2023年4月9日
展望2023
關注
展望2023:不確定性下如何決策?
李楠:去年既是一場大考,也給所有人上了一堂大課。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短期記憶體在較大不確定性,但中長期內,依然最具有成長潛力。
2023年1月29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中國如何走出疫情的不確定性?
李楠:疫情的不確定性對國民經濟造成了巨大負面影響,人民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而且封控隔離也對人體免疫力和精神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
2022年12月4日
俄羅斯
關注
俄烏衝突下,如何看待全球經濟變化
李楠、陳開宇:從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看,不論俄烏戰爭何時結束,都已經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但同時也顯示了世界政經格局中的某些確定性趨勢。
2022年3月29日
中概股
關注
從滴滴退市聲明看中概股的前景
李楠:如果投資者沒有專業的風險鑑別能力,不瞭解企業的商業邏輯和盈利模式,就想聽聽「故事」,輕鬆賺取高額收益,那麼遲早成爲被收割的「韭菜」。
2021年12月15日
恆大
關注
恆大不是雷曼
李楠、陳開宇:許家印的「恆大」之路走到今天,中國監管當局讓做出風險決策的人自擔風險,對規範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10月19日
阿里巴巴
關注
由阿里受罰看平臺經濟下一步
李楠、陳開宇:多年無序發展,中國網路平臺經濟已暴露出太多問題;以阿里爲標杆進行治理,可謂恰逢其時,「野蠻生長」模式不可能再繼續。
2021年4月12日
金融創新
關注
金融創新如何賦能經濟
李楠、陳開宇:金融如何能夠真正地服務於實體經濟?什麼樣的金融創新才能賦能實體企業的創新研發?通過降低資訊不對稱性,有效配置資源。
2020年12月17日
螞蟻金服
關注
螞蟻上市暫停:科技無限,金融有界,監管有度
李楠、陳開宇:螞蟻集團每股68.8元的價格合理嗎?螞蟻應該受到金融監管嗎?金融中介爲什麼賺錢?需要從金融機構特殊性入手,理清螞蟻定位。
2020年11月18日
外賣騎手
關注
如何解救困在系統裏的外賣騎手?
李楠:由演算法造成的問題,應該由演算法解決。應考慮到最壞情況,利用數據給出最優配送時間,纔是合理「彈性」時間,才能保證多方利益最大化。
202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