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

管理
爲什麼大佬也討厭開會?

雅各:摩根大通董事長戴蒙在致股東信中對什麼事都要開會的風氣進行了猛烈抨擊,這引發了許多共鳴。

英特爾
英特爾新任CEO承諾進行「文化變革」

陳立武表示,這家矽谷集團必須再次表現得像一家「創業第一天的新創公司」。

公開「整頓職場」的員工

對投訴流程感到不滿的員工正在聯合起來,將不滿訴諸社群媒體。

認清企業綠色轉型的真正動機

克拉克:企業經常假裝自己行事的動機不是利潤,而是關懷。事實上,只有當商業模式讓環保變得有利可圖時,企業纔會改變。

領導力
老牌公司也需要靈活的戰略才能成爲長壽公司

斯特恩:沒有哪條鐵律規定企業會不斷發展壯大,即便是以卓越而聞名的企業。

就業
企業如何應對在職病假

疫情後的高缺勤率讓僱主頭疼不已。

辦公室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要求工人重返全職工作崗位,這是對面對面工作的過於浪漫的看法。

亞馬遜
亞馬遜命令員工每週五天返回辦公室工作

該公司表示,隨著其撤銷疫情時代的遠距政策,面對面工作使工作「更簡單、更有效」。

關於工作的奇怪真想是,我們實際上喜歡它

滿意的員工相信,在充滿有毒老闆和倦怠的世界裏,他們是幸運的例外。

FT雜誌
老闆確實不是你的父母

現在兩者都更難做了。我們對彼此的要求比以前更多了。

管理
關於考覈員工,馬斯克說得對嗎?

拉瓦爾:如何才能準確而公平地評價員工的表現?你能真正消除管理者的偏見嗎?

員工幸福感越高,公司估值越高?

研究發現,盈利能力更強、股市表現更好的公司,員工的幸福感、使命感和工作滿意度往往更高。

在工作中享受更多樂趣的理由

在工作中開懷大笑有很多重要的原因。

TikTok
字節跳動收緊對TikTok的控制

據內部人士透露,儘管美國不斷就TikTok所有權的問題施壓,但字節跳動收緊了對該短影片應用的控制。

波音
波音工程師稱安全問題在公司內部被忽視

舉報人薩利普爾在美國國會作證時稱,波音「絕對」存在一種對提出安全問題的員工進行報復的文化。

爲什麼越來越多的CFO成爲CEO?

從企業戰略到可持續發展,CFO承擔了更多責任。

銀行處於遠距辦公戰鬥的前線

與歐洲競爭對手相比,一些華爾街銀行對員工重返辦公室採取了更爲激進的立場。

職場
高級職位何以氾濫?

克拉克:一些獵頭公司說,自新冠疫情以來職位頭銜的通膨如此厲害,甚至超過了席捲世界各地的真正的通膨。

居家辦公對年輕員工不利

卡文迪什:年輕一代最支持居家辦公,但他們也是被這種辦公方式置於最不利地位的羣體。

美國銀行用「教育函」警告未返回辦公室的員工

由於加息和企業併購活動放緩損害了銀行的利潤,並引發裁員,對出勤率的期望變得更加嚴格。

職場
公司裏「能幹的混蛋」走不了太遠

拉瓦爾:一心只顧自己升遷而對同事態度惡劣的人十有八九會撞到天花板。到了某個時刻,與同儕的關係開始變得更重要。

爲什麼員工忠誠度並不總是好事

忠誠的員工傾向於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也不全是美好的。

新創企業挑戰日企傳統職場文化

年輕員工對風險、回報和責任有了新的期望。

商界左右爲難,不知該如何就以哈戰爭發聲

有的企業因「選邊站」而受到批評,但也有些企業因保持沉默而受到譴責。

亞馬遜
亞馬遜追蹤未能遵守混合辦公政策的員工

這一舉措出臺之際,越來越多僱主開始採取更激進的策略,讓員工「重返辦公室」。

職場
不要隨便找人寫推薦信

克拉克:一個你覺得平庸的前同事在找工作時請你幫忙寫推薦信,這是現代職場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的道德困境。

高壓的工作場所滋生有害的文化

在英美大律所工作的律師朋友講述了工作中他們自己覺得正常、在普通人看來有害的行爲。天價工資能彌補這種傷害嗎?

Twitter
Twitter的聯合創辦人向馬斯克發起挑戰

本週,Twitter聯合創辦人杜爾西公開反對馬斯克,稱自己不相信後者對Twitter的處理「是正確的」。

政治
爲何政壇往往是功能失常的工作場所?

英國副首相因欺凌指控而被迫辭職再次說明,政壇是高壓力的工作場所,充斥著管理經驗有限的老闆和直接受老闆意志約束的下屬。

「一家截然不同的銀行」:矽谷銀行的企業文化成爲焦點

內部人士稱,這家曾經排名前20的美國銀行更像它所服務的那些新創企業,而不是華爾街競爭對手。

馬斯克在大辭職潮下的「硬核」工作文化

身爲現代的「搖滾明星」執行長,馬斯克經常被說成是一個「工作狂」,然而疫情已促使人們遠離忙碌文化。

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的衝擊

拉瓦爾:大規模裁員對員工和企業都會造成長期不利影響,除了裁員,企業還有其他辦法渡過艱難時期。

只顧追求效率終將遭到反噬

福魯哈爾:西南航空大癱瘓事件反映出整個美國企業介面臨的一個問題,即過去40年追求「效率」的企業管理模式已山窮水盡。

岸田文雄「新資本主義」哲學的問題

美國科技企業殘酷的裁員潮之下,一份精心制定的「新資本主義」藍圖可能成爲日本送給世界的禮物。但有兩個原因可能會阻止新資本主義的偉大誕生。

拜拜了,辦公室按摩和免費食堂:科技巨擘削減福利

大公司不僅在削減員工人數,還在削減爲員工提供的福利。

2022年度熱詞:「放棄打拼」

這個病毒式傳播的概念引發了一場關於「貪婪傲慢的老闆」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