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

Lex專欄:別指望CEO主動放棄疫情時期的福利

研究發現,美國大公司在疫情期間提供給高階主管的額外福利在疫情後並沒有取消。

管理
企業如何避免「安於現狀的陷阱」?

赫弗南:當企業經營良好時,領導者認爲沒有必要做出改變——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也是一種錯誤。

領導力
老牌公司也需要靈活的戰略才能成爲長壽公司

斯特恩:沒有哪條鐵律規定企業會不斷發展壯大,即便是以卓越而聞名的企業。

薩姆•奧爾特曼效應:「他的超能力是讓人們站在他這邊」

奧爾特曼被解僱後,大部分員工要求他立即復職,科技界名人也紛紛爲他辯護。

碧桂園
碧桂園往事

張亦達、賈銘:碧桂園是一本大書,吳建斌先生僅待了1000天就寫就「名著」,而我所經歷的最多算滄海一粟。

管理
如何在未來工作中成爲一名更優秀的領導者?

洛丹:我們正目睹一場對工作地點、時間和方式的漸進式重新構想。彈性工作已經成爲領導者需要正確處理的一個關鍵問題。

領導力
科技行業的「超級英雄」陷阱

埃德爾斯滕:世界上許多最大的科技公司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對股東負責,作爲投資者,如何分辨這在什麼時候會成爲問題?

領導力
膜拜「明星」企業領導人的危險

阿特沃特:在本輪週期中,我們看到的是特大號夢想推銷員的垮臺,是他們個人先崩潰帶垮了企業。FTX破產就是最新的例子。

管理
中層管理者:職場新前線上的他們有多拼?

從激勵員工到維持公司文化,對中層管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要滿足來自員工和高層領導的兩方面的期望。

領導力
Lex專欄:從簽名看CEO自戀程度

越來越多的學者在研究公司業績與領導者性格特徵之間的關係,一種方法是看簽名。有研究人員認爲,簽名的大小代表著自戀的程度。

領導力
所謂的智力題能幫你招到優秀人才嗎?

克拉克:對任何組織來說,挑選最合適的員工都是件極其困難的事。與其劍走偏鋒,不如採用一些能更好預測求職者工作表現的做法。

職場
大廠工作爲何會迷失在內卷與躺平之間?

張樂愚:同樣是辛苦和奔忙,爲何在曾經的工作中還能體會到成長大於消耗,而今天的工作卻讓人覺得自己像個擰螺絲的?

管理
如何管理多代員工?

斯卡平克:如今,許多組織的員工隊伍跨多代人,多代管理需要細緻的分析,而不是給每一代人簡單貼標籤。

出勤主義是企業麻醉劑

阿比:雖然疫情引發了一場居家辦公的革命,對員工和僱主其實是雙贏局面,但仍有領導者固執地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

企業經營承壓時,領導者必做這幾步

曾力挽狂瀾拯救了這家零售業巨擘的百思買前董事長兼CEO休伯特•喬利認爲,領導處於轉型期的公司時管理者應以目標而非利潤爲導向,纔能有機會獲得新生。

管理
從軍經歷對職場生活的啓示

烏克蘭戰爭讓許多城市白領拿起武器對抗入侵,白領的軍事化轉變令人深思。反過來,從軍經歷能否改善職場生活?

徐瑾書單:瞭解女性,其實就是在瞭解人性

徐瑾:成爲女性,意味著什麼?女性的成長,首先意味著成爲一個人;更重要的成長,是成爲「自己」,這需要在碰撞中不斷打磨方能成型。

領導力
爲什麼沒人感謝老闆?

斯卡平克:團隊會認爲經理幫他們解決問題是理所應當的,經理不需要幫助,更不需要去感謝。這種等級距離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管理
動盪年代需要什麼樣的企業領導力?

企業管理者正在迎來「同理心時代」,他們不僅要有同情、溝通和協作的軟技能,還要在氣候、文化等議題上展現出過硬的才幹。

中國企業面對數位化分水嶺

埃森哲調研顯示,疫情和出海等因素正在令中國企業加速向智慧化運營轉型,這一過程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組織重構,還將推動傳統職能部門的升級和演化。

管理
如何在疫情後保持工作效率提升?

如何保持住疫情期間提高的工作效率,並確保員工不會過度勞累?來自全球各地的四位企業高階主管分享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經驗與感悟。

管理
阿提哈德航空CEO:不要抵抗風暴

與航空業遭遇過的最大危機搏鬥一年以後,他得出了一個簡單的結論:不要抵抗你無法掌控的東西。

管理
讓員工更多參與到決策中來

畢紹普、赫弗南:員工參與決策的程度越高,就越能做出有創造性的工作,推動快速變革,這對企業未來的生存至關重要。

管理
埃森哲CEO:從危機模式迴歸常態的挑戰

埃森哲在新冠疫情中抓住了一些新機遇,但其執行長斯威特已經在思考公司走出危機時如何「正常化」、並且要變得更強大。

管理
遠距辦公,透明是好辦法嗎?

希爾:透明有令人振奮的積極作用,但並非沒有風險,當你的大多數員工都在遠距工作時,就更難決定要分享多少資訊、與誰分享了。

商學院
危機管理課程幫助EMBA學員應對疫情

危機管理課程在新冠疫情倒逼下進入商學院核心教學大綱。學員首先學到員工參與的重要性,因爲危機發生時,「你剩下的就只有你的員工」。

網路
Zen:來自老磨坊鎮的網路服務挑戰者

出身於小鎮的英國老牌網路服務提供商Zen計劃長遠,雄心勃勃地希望抓住新冠疫情這個機會,將寬頻市場從「四大」變爲「五大」。

領導力
女性領袖的抗疫表現是否更強?

邰蒂: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在宣佈抗疫封鎖時展現的幽默、關懷和人性,引發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在動員選民抗擊疫情方面,女性領袖是否更出色?

領導力
好領導、壞領導與自戀領導

希爾:總統競選人往往有強烈慾望。就連表面上性情溫和的喬•拜登也渴望成功。學者認爲,慾望遠遠超出雄心的範疇,而且是不可傳授的。

瑞銀
臨危掌舵瑞銀的安思傑

安思傑給金融危機後的瑞銀做了精明的重新定位,縮減了交易部門,鞏固了其作爲全球最大財富管理機構的地位。

管理
戴希曼:企業家的責任感

作爲一個鞋業帝國的掌舵人,戴希曼堅持企業「有著比創造收入和利潤更爲深層的意義」。他的理念植根於宗教信仰和家族傳統。

ESG
商學院致力於讓世界更美好

對200多所商學院提交的ESG案例評審表明,儘管許多商學院更加重視這方面的課程,但評估社會影響還缺乏統一的定義和方法。

領導力
商學院拓寬院長招聘範圍

商學院堅持要尋找兼具學術資質和籌款能力的院長。缺院長至少有一個好處:有機會帶來更多的多樣性。

EMBA帶來寶貴的全球視野

FT頂級EMBA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許多課程是國際合辦的。對學員來說,在全球多個校園學習不僅是一種樂趣,還能獲得更多洞見和人脈。

管理學
疫情時期的管理類學者

希爾:管理類學者往往被認爲是紙上談兵,但新冠疫情爲他們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管理
鮑德溫:接手創辦人依然在位的公司

從創辦人手中接過大權以後,鮑德溫走出了創辦人的影子,實施了公司的轉型。她認爲自己的使命就是建立一家沒有創辦人也能走得很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