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領導力

好領導、壞領導與自戀領導

希爾:總統競選人往往有強烈慾望。就連表面上性情溫和的喬•拜登也渴望成功。學者認爲,慾望遠遠超出雄心的範疇,而且是不可傳授的。

莉茲•赫林(Liz Herring)當年是一名幹勁十足的辯手。在學校裏,她隨身帶著一個裝滿索引卡片的金屬盒,這樣就能在課間見縫插針地準備辯題。一名辯論隊隊友告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她想成爲最好的辯手。她對此的渴望比我多。她的渴望比任何人都多。」

赫林就是現在的美國參議員、總統候選人角逐者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據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甘迺迪學院(Kennedy School)領導力教授芭芭拉•凱勒曼(Barbara Kellerman)介紹,她的推動力是「對成功的慾望」。凱勒曼最近對我說:「慾望真的讓傑出的領導者……從衆多普通的領導者中脫穎而出。」

總統候選人角逐者和提名候選人往往有強烈的慾望。就連表面上性情溫和的喬•拜登(Joe Biden)也渴望成功,而凱勒曼教授認爲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主要驅動力是對金錢的慾望。

您已閱讀19%(414字),剩餘81%(17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