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碧桂園

碧桂園往事

張亦達、賈銘:碧桂園是一本大書,吳建斌先生僅待了1000天就寫就「名著」,而我所經歷的最多算滄海一粟。

2023年8月8日,媒體報導,碧桂園未能如期支付兩筆美元債票息。碧桂園內部人士稱,公司遭遇階段性流動性壓力,正在積極優化資金安排,努力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

訊息一出,外界譁然,業內唏噓。這是自恆大轟然倒下之後,又一家宇宙級房企陷入危局。但碧桂園的風格與恆大全然不同,許家印喜歡大開大合、高舉高打,但碧桂園管理者歷來以穩健低調著稱。

因爲碧桂園的logo標誌是一個鳳凰,再加上業內皆知房企的工作模式宛如工廠,經常加班,所以戲稱碧桂園爲「鳳廠」。作爲曾經的鳳廠一員和如今以經濟學研究爲生的青椒人士,筆者草就此文源自寫作working paper的些許隨感和耳濡目染的見聞經歷,算閒敘一番,姑且稱之爲——碧桂園往事吧。

您已閱讀5%(304字),剩餘95%(53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