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帆文章檔案

川馬反目,「文革」結束?

張千帆:川馬反目,是否表明「美式文革」要結束?很大程度上是。川普陣營分裂,MAGA力量進一步削弱。民主黨人則會抓住機會擴大基本盤。
6月6日

川馬反目,「文革」結束?

張千帆:川馬反目,是否表明「美式文革」要結束?很大程度上是。川普陣營分裂,MAGA力量進一步削弱。民主黨人則會抓住機會擴大基本盤。
6月6日

法治
從自然法到政治自然法(下)——實現永久和平的「文明密碼」

張千帆:政治自然法是經驗的、普世的、有界的、確定的,是一切人類共同體維持和平的「文明密碼」。執意違背政治自然法的民族註定混得很慘。
4月8日

法治
從自然法到政治自然法(中)——自然法的現代改造

張千帆:傳統自然法確實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即缺乏確定性和約束力,但這並不表明它沒有價值,只是表明傳統理論需要改造。
3月27日

法治
從自然法到政治自然法(上)——紀念《戰爭與和平原理》出版400週年

張千帆:自然法不只是國際法的基礎,也是國內法的基礎。格勞秀斯關心的自然法直接和戰爭與和平相關。對於人類生存,沒有什麼比這重要。
3月18日

選舉
金錢政治與選舉民主(下)——競選資金改革的方向與難題

張千帆:美國有必要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放開對競選開支立法管控的憲法限制,允許國會立法明確規定候選人和政黨競選開支的上限。
2月27日

金錢政治與選舉民主(中)——美國競選資金改革及其司法障礙

張千帆:恰恰因爲在新聞私有化的自由國家,錢控制著媒體和輿論,「言論自由」和「一人一票」確實成了必須平衡的一大折衷。
2月24日

美國淪陷的政治自然法根源

張千帆:美國近一個月來國際政策的陡變讓世界對「民主燈塔」大跌眼鏡,根源在於它已不是一個正常的自由民主國家。
2月16日

金錢政治與選舉民主(上)——美國總統是花錢買的嗎?

張千帆:2024年大選的「馬斯克現象」只是又一次說明了金錢「不是萬能」和「萬萬不能」的複雜關係,富豪干政總不是民主的健康生態。
2月10日

「美國契約」現狀考察之三:社群媒體的時代挑戰

張千帆:FCC爲什麼制定然後又撤銷公平原則?恢復這項原則是否可行?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恢復公平原則並不足以應對社群媒體帶來的時代挑戰。
2024年12月22日

「美國契約」現狀考察之二:基督教民族主義的政治後果

張千帆:政教分離、信仰自由是首要的政治自然法則之一,相當一部分美國人不接受這個原則,這是造成美國契約破裂的重大隱憂。
2024年12月20日

「美國契約」現狀考察之一:族羣態度及其政治影響

張千帆:川普再次當選只能說明美國社會確實病了。除了今後四年川普政府的胡作非爲惹出大亂子,目前看不到什麼解決美國病竈的療方。
2024年12月17日

南韓
南韓戒嚴鬧劇——總統制的又一敗兆

張千帆:此次戒嚴鬧劇希望只是見證了南韓民主之鞏固,甚或也可作爲對總統濫權的一記警告,但長遠來說還是恢復「第二共和」的議會制更安全。
2024年12月4日

法治
拜登晚節不保?美國法治面臨考驗

張千帆:美國法治能否渡過一劫,取決於美國精英和大眾能否意識到無底線黨爭的嚴重危害,以互尊互信守住正在破裂的社會契約。
2024年12月4日

法治
「拆違運動」該停一停了

張千帆:大規模「拆違運動」尤其是「拆違指標」現象令人擔憂。爲了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有爭議的「拆違」不能匆忙進行。
2024年11月20日

美國契約終於破裂

張千帆:除非奇蹟發生,至少今後四年,美國契約不僅不會修復,而且大機率會加劇撕裂。在這種格局下,美國憲政能否安然度過四年?
2024年11月8日

思想
思想的力量往往具有摧毀性

張千帆:中國當務之急似乎不是宣傳「思想的力量」,而是鑑別並警惕極端思想之害,並恢復對於正常生活而言不可或缺的政治常識。
2024年10月24日

哲學
哲人其萎,吾將安放?追思成中英教授

張千帆:成先生過世了,但他的思想永存。他的精神也將繼續激勵後學在中國哲學這個共同的精神家園不斷耕耘、收穫。
2024年8月11日

「自由」的歧義——從霍布斯到馬克思(下)

張千帆:在可見的未來,對個人自由的最大威脅仍然來自於政府。任何把實現「自由」的希望過多寄託於國家的「理論」都會讓其走上歧路和邪路。
2024年8月1日

「自由」的歧義——從霍布斯到馬克思(上)

張千帆:本文梳理從霍布斯到馬克思到伯林的自由觀,顯示自由是一個很「敏感」的概念,有點像微弱而易受干擾的電子,必須小心翼翼地對待它。
2024年8月1日

憲政
我的憲政思想——六十小結

張千帆:我的三個「特色組合」中,第一個是「言論自由的原教旨主義」,第二個是「選舉中心主義」,第三個是「議會優先主義」。
2024年1月11日

法治
法律人的道義責任——追憶江平先生

張千帆:江老師是每一個中國法律人的榜樣。我們需要像他這樣,不曲學阿世、不媚上欺下、不憤世嫉俗、不怨天尤人,立天下正位,行法治大道。
2024年1月5日

解決巴以衝突和自由派紛爭的鑰匙

張千帆:對人格的平等尊重不僅是自由派之間相互承認的社會契約之基礎,也是巴以和平的基礎。
2023年10月26日

律師
什麼樣的人生是值得過的——追思胡育律師

張千帆:胡育的英年早逝固然令人扼腕痛惜,但這個遺憾更多屬於我們活著的人,是我們失去了一個純粹、正直、永遠向上、自強不息的鮮活生命。
2023年8月2日

讓寬容成爲自由愛好者的習慣

張千帆:承認人類的複雜性與侷限性,對不同意見賦予人所應有的對等尊重和寬容,你纔是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
2023年7月10日

伊莉莎白二世的最大貢獻:幾乎沒做什麼

張千帆:只有虛君制才能成爲真正的君主立憲。真正意義的君主立憲——這是伊莉莎白二世給大不列顛和這個世界留下的偉大遺產。
2022年9月9日

轉型與解體——戈巴契夫的悲劇

張千帆:蘇聯轉型失敗,戈巴契夫自己大權旁落,以至在世時親眼目睹俄羅斯侵烏,這不僅是他的個人悲劇,也是俄、烏乃至整個世界的悲劇。
2022年9月4日

法律
「思之精神」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張千帆:思之的可貴之處不在於先知先覺或「殺身成仁」,而是用他自己的話說:「根據我的條件、我的可能,我能達到的最高成就,盡到最大的責任。」
2022年6月26日

烏克蘭的危機與前途之一:雅爾達體系的遺產

張千帆:俄烏戰爭體現了二戰之後雅爾達體制的短板。只有在烏克蘭、俄羅斯等民族國家實現成功轉型和社會契約建構,世界纔可能實現永久和平。
2022年3月27日

爲什麼王安石變法必敗?

張千帆:王安石雖借用「託古改制」,但做的基本上是法家的事情。中國歷史的一般模式是儒家保守不改革,法家改革則常常越改越糟。
2022年2月4日

法律
爲法家「正名」

張千帆:今天社會對法家的態度似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聲討法家的種種「罪惡」,成了一個僞命題。這篇「正名」就是要把問題的源頭找出來。
2021年10月20日

法律
「惡法非法」還是「惡法亦法」?一個僞問題

張千帆:法律是「善」是「惡」,憲法說了算。光是「惡法非法」「惡法亦法」翻來覆去,不僅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架空了憲法。
2021年9月8日

儒家與魯迅,自由與寬容

張千帆: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必須保持適度的謙抑、懷疑與反思,尊重他人的基本道德判斷,至少不再全盤否定乃至抹黑自己不同意的信仰。
2021年9月3日

決定2020年美國大選的120場訴訟

張千帆:縱觀這次美國大選之後的120場訴訟,並沒有發現一起「舞弊」事件,更不用說足以影響選舉結果的大規模舞弊。歷史這一頁該翻過去了。
2021年2月20日

美國契約的破裂與重建

張千帆:大選後美國憲政民主體制還能否受到信任?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自由派能否彌合內部分歧。
2020年11月30日

美國憲法上的政教關係

張千帆:立憲時的美國是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由憲法第一修正案確立的原則保障,這纔是我們要學習美國的地方。
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