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二世

伊莉莎白二世的最大貢獻:幾乎沒做什麼

張千帆:只有虛君制才能成爲真正的君主立憲。真正意義的君主立憲——這是伊莉莎白二世給大不列顛和這個世界留下的偉大遺產。

伊莉莎白二世去世。如果又有人寫什麼她老人家對世界和平、國內安定的貢獻云云,那麼反著讀就對了——她對英國、大英國協乃至世界的最大貢獻就是幾乎什麼都沒做,也不能做。如果做了,那就麻煩了;英國就成了君主獨裁製,一個妥妥的第三世界國家。

恰好相反,英國之所以是英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它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也許是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君主立憲」不是說國王領導制定一部憲法就行了,這樣的國家多了去了。1889年,日本明治憲法就是這樣,但明治憲法的天皇是很強大的;結果到了1920年代,天皇就被軍國主義勢力綁架,以至於他要不要對後來的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負責,都成了一個戰後爭論不清的問題。要成爲真正的君主立憲,君主必須是虛君——沒有實權。

爲什麼只有虛君制才能成爲真正的君主立憲?如果君主有實權,那麼憲法到底給她多大的權力呢?無論是外交還是內政、軍隊還是文官職權,任何君主實權都是極其危險而愚蠢的——危險,是因爲君權必然是不受約束的,否則「君」還有什麼意義?愚蠢,是因爲不論君主身邊有多少高參謀士,最後都是他一人拍板,而這個人無論如何睿智也是人,也會犯錯誤。愚蠢+危險會給國家帶來什麼,不言自明。

您已閱讀40%(495字),剩餘60%(7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